生活中常見的物質最接近中性的是
A.蘋果汁:2.9~3.3 B.葡萄汁:3.5~4.5
C.雞蛋清:7.0~7.9 D.肥皂水:9.8~10.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學們探究金屬A,B,C,D的活動性強弱,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將A放入到B的鹽溶液中,無明顯現象;將形狀和大小相同的A,B和C分別放入相同濃度的稀鹽酸中,A表面無明顯現象,C產生氣泡的速率比B產生氣泡的速率慢;將D放入到B的鹽溶液中,D表面有固體析出,則金屬A,B,C,D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A.A>B>C>D B.D>C>B>A
C.D>B>C>A D.B>C>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元素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形成的粒子與Ne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 B.該粒子為陰離子
C.該粒子核電荷數為10 D.該粒子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C三種物質都含有同一種元素,B是單質, A、C都是氧化物,C是一種黑色固體物質。
請回答:
(1)寫出C的化學式 ;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
(3)指明反應②基本反應類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濃硫酸的描述錯誤的是
A.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
B.有強烈的腐蝕性
C.稀釋濃硫酸時,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中
D.可在量筒中用濃硫酸配制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比學習有利于發現事物的共性與個性。為探究酸的性質,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內容 | 實驗現象 | 分析與結論 |
| 醋酸晶體試管內 (1),醋酸溶液試管中鎂帶表面冒氣泡。 | 酸的很多反應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紙上寫字 | (2)(填“濃”或“稀”)硫酸使白紙炭化。 | 即使是同種酸,由于 (3) 不同,它們的性質不完全相同。 |
| 兩試管中均產生 (4) |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質,這是因為酸的組成中都含有 (5) (填元素符號)。 |
| E試管中產生 (6) , F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 不同的酸根會導致酸的“個性”差異。因此,可用氯化鋇溶液鑒別鹽酸和硫酸。 |
清洗試管時,小喬同學將C、F兩試管中的無色液體同時倒入一個潔凈的廢液缸,廢液缸中立刻冒氣泡并出現白色沉淀。請分析上述現象并回答:
Ⅰ. 廢液缸中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 (7) 。
Ⅱ. 廢液缸里最終產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鋇,可能有 (8)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測定溶解度有多種方法,下列是測定30℃時硫酸銅溶解度
的實驗方法。經查找資料,30℃時硫酸銅的溶解度為25g/100gH2O。
一、配置30℃時的硫酸銅飽和溶液:
①配置的步驟如圖:
取用100mL水,圖中稱量得到22.2g硫酸銅用于實驗,是否合理,請說出理由(9) ;并在30℃的水浴中加熱硫酸銅溶液一段時間,保證硫酸銅完全溶解,得到飽和溶液。
二、測量一定質量飽和硫酸銅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
②在已配得的30℃時飽和溶液中,迅速取出飽和溶液50g,采用蒸發的方法求得硫酸銅的質量。從飽和溶液中析出藍色晶體的化學式為(10) ,得到晶體后還要繼續加熱,直至固體顏色變為(11) 色為止。此操作過程中,用到的儀器除鐵架臺、酒精燈外,還需(12) 。
③最后稱量得到固體質量為9.8g,經計算得到此時硫酸銅的溶解度為(13) g/100gH2O(精確到0.1g)。實驗反思:實驗數值比資料中的數據偏小,可能的原因是(14) (寫出一條即可);
④測量50g飽和硫酸銅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還可以使用重量法。
實驗原理:CuSO4+BaCl2 →CuCl2+BaSO4↓
該實驗方法中一定還要用到的實驗操作是(15) (填寫操作名稱)。若最終得到硫酸鋇14.5g,計算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為多少克?(提示:硫酸銅式量為160,硫酸鋇式量為233。寫出計算過程,精確到0.1g)(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