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少量的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氯化鈉 B. 沙土 C. 汽油 D. 面粉
A 【解析】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各物質以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形式相互混合。A. 氯化鈉以離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間,形成的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B. 沙土以固體顆粒分散在水分子間,形成的是懸濁液; C. 汽油以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乳濁液; D. 面粉以固體顆粒分散在水分子間,形成的是懸濁液。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江市華陽片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學情調查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
A. 水銀—Ag B. 兩個氫原子:2H C. 鎂離子:Mg+2 D. 干冰—H2O
B 【解析】A、水銀是金屬汞的俗稱,屬于金屬單質,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其化學式,其化學式為Hg,錯誤;B、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兩個氫原子表示為:2H,正確;C、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其離子符號可表示為Mg2+,錯誤;D、干冰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閔行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word版含答案 題型:單選題
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是
A. CuO+CO= Cu+CO2↑ B. 2NaOH+SO2=Na2SO4+H2O
C. 2AgCl+Cu = CuCl +2Ag D. 2H2O2H2↑ +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
(1)P點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
(3)若將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溶劑的質量一定變小 B.溶質的質量可能不變
C.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D.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大
(4)將t2℃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都降溫至t1℃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
在t1℃時甲、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丙<乙<甲 B 乙>甲>丙 【解析】(1)在溶解度曲線圖上,橫坐標是溫度,縱坐標是溶解度。P點意義是在t1℃時甲、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t2℃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丙<乙<甲;(3)飽和溶液是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質的溶液叫該物質的飽和溶液,反之為不飽和溶液。所要使固體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把A、B、C三種金屬片分別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氣泡產生,C無變化;把A加入B的硫酸鹽溶液中,A表面析出B。則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A. B>A>C B. A>B>C C. C>B>A D. A>C>B
B 【解析】試題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的金屬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位置在前的金屬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由題意可知,把A、B、C三種金屬片分別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氣泡產生,說明A、B在氫前,C無變化,說明排在氫后,把A加入B的硫酸鹽溶液中,A表面析出B,說明了金屬的活動性A>B,即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A>B>C,觀察選項,B正確,A、C、D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臨洮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為探究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設計下列實驗方案:將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含有無色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PH值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寫出該反應中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圖中c點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 2NaOH+H2SO4═Na2SO4+2H2O Na2SO4、H2SO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臨洮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正確的化學用語填空: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_______;(2)2個氮分子________;
(3)3個硝酸根離子_______;(4)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
Al 2N2 3NO-3 H2O 【解析】(1)元素符號的書寫:一個字母大寫,兩個字母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Al;(2)單質的化學式的書寫:在元素符號右下角標上一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瘜W式前邊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2個氮分子——2N2;(3)離子符號書寫:元素(或根)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帶電荷的數值,數字在左,正負號在右,電荷數為1時,1不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空氣中氮氣的含量最多,氮氣在一定條件下可與某些物質發生反應。下圖是以空氣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業流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步驟①中發生的是物理變化
B. 上述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有3種
C. 上述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有②④⑤
D. 施用硝酸銨這類肥料時,要避免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
B 【解析】A、步驟①是從空氣中分離出原有的氮氣和氧氣,是利用二者的沸點不同,沒有產生新的物質,發生的是物理變化,正確;B、氮氣中的氮元素的化合價是0價,氨氣(NH3)中的氮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NO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5價, NH4NO3中左邊的氮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右邊的氮元素的化合價是+5價,上述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有4種,錯誤;C、步驟②是氮氣和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簡答題
小王習慣把手機放在床上充電,某天早上起床后他忘記拿手機也沒 有關閉電源就去上班了。中午回家后發現從臥室門縫往外冒黑煙,他立即打開門窗,結果原本只是冒黑煙的被子瞬間燃起了火焰。
(1)試分析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_________。
(2)這種情況應該采取什么方法滅火?_________。
(3)若火勢兇猛,無法撲滅時,該如何逃生?_________。
打開門窗時空氣流動,提供了充足的氧氣,使燃燒更旺。 先切斷電源,然后用水或者滅火器滅火。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體貼近地面逃離。 【解析】(1)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打開門窗時空氣流動,提供了充足的氧氣,使燃燒更旺,充足的氧氣是物質充分燃燒的重要條件。(2)這種情況應該采取滅火方法是先切斷電源,然后用水或者滅火器滅火,以防觸電事故發生。(3)若火勢兇猛,無法撲滅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