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
A. 水銀—Ag B. 兩個氫原子:2H C. 鎂離子:Mg+2 D. 干冰—H2O
B 【解析】A、水銀是金屬汞的俗稱,屬于金屬單質,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其化學式,其化學式為Hg,錯誤;B、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兩個氫原子表示為:2H,正確;C、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其離子符號可表示為Mg2+,錯誤;D、干冰是...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信陽市2018年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材料的變化標志文明的進步,下列制得材料的方法與化學反應無關的是
A. 燒制陶瓷 B. 打磨石器 C. 冶煉鋼鐵 D. 合成腈綸
B 【解析】化學變化是指變化時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A、燒制陶瓷,生成了其他物質,屬于化學變化;B、打磨石器,沒有生成其他物質,屬于物理變化;C、冶煉鋼鐵,生成了其他物質,屬于化學變化;D、合成腈綸,生成了其他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B。 點睛∶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其他物質生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奉賢區2018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火藥爆炸 B. 牛奶發酵 C. 銅器生銹 D. 鹽酸揮發
D 【解析】A、火藥爆炸的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牛奶發酵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銅器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堿式碳酸銅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鹽酸揮發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江市華陽片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學情調查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含雜質的Fe2O3固體樣品20g,高溫下用足量的CO完全還原(雜質不與CO反應),得剩余固體,并將生成的CO2氣體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產生30g白色沉淀。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通入CO質量大于8.4g B. 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6.8g
C. 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80% D. 上述反應過程中沒有置換反應
B 【解析】Fe2O3+3CO2Fe+3CO2,CO2+Ca(OH)2=CaCO3↓+H2O,所以 Fe2O3---3CO---2Fe----3CaCO3↓, 160 84 116 300 16g8.4g11.6g 30g A.理論上需要通入一氧化碳的質量為8.4g,但是在反應前后都需要通入一氧化碳,所以實際通入的CO質量大于8.4g,故A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江市華陽片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學情調查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法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
A.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氮氣和二氧化碳 B. 用水鑒別硫酸銅和氫氧化鈉
C. 用過濾的方法法除去河水中的泥沙 D. 用肥皂水區別水和氯化鈣溶液
A 【解析】A、把燃燒的木條伸入瓶中時,燃燒的木條都熄滅,不能用燃燒的木條檢驗氮氣和二氧化碳,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硫酸銅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是藍色溶液,氫氧化鈉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無色溶液,可以用水鑒別硫酸銅和氫氧化鈉,能達到實驗目的;C、泥沙不溶于水,可以用過濾的方法除去河水中的泥沙,能達到實驗目的;D、加入肥皂水攪拌時,能夠產生浮渣的是氯化鈣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水,可以用肥皂水區別水和氯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石景山區2018屆初三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下圖所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
(1)若X為紫色石蕊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澄清石灰水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2)若X為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澄清石灰水中無明顯現象,其原因是_______。
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 CO2 + Ca(OH)2 = CaCO3↓+ H2O CO2被NaOH完全反應 【解析】(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澄清石灰水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 + Ca(OH)2 = CaCO3↓+ H2O;(2)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吸收后,沒有進入澄清石灰水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石景山區2018屆初三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采用熔鹽蓄熱儲能的光熱發電站,其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1)該發電站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
(2)熔鹽蒸汽發生器中,冷水被加熱產生蒸汽,推動蒸汽渦輪機發電。該發生器中發生的是_______變化。
(3)貯罐中的熔鹽為60%NaNO3、40%KNO3,該熔鹽屬于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NaNO3的相對分子質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KNO3的相對分子質量。
太陽能 物理 混合物 小于 【解析】(1)該發電站是利用太陽能轉化為電能;(2)熔鹽蒸汽發生器中,冷水被加熱產生蒸汽,此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3) 熔鹽中含有NaNO3、KNO3兩種物質,屬于混合物;NaNO3的相對分子質量=23+14+48=85,KNO3的相對分子質量=39+14+48=10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閔行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word版含答案 題型:填空題
根據圖一甲、乙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和圖二實驗現象回答問題:
① 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_________________;
② 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純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③ 90g 甲的飽和溶液,從 t3℃降溫到 t2℃, 析出無水晶體的質量是____________;
④ 甲物質的四種溶液狀態“a、b、c、d”中, 溶質質量分數從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
⑤ 在某溫度范圍內,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溶解在等質量的水中,所得現象 如圖二所示:若使甲、乙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措施是__________。
I.甲溶液升溫,固體全部溶解 II.甲中加水至剛好溶解
III.都降溫至 t1℃ IV.都升溫到 t2℃
30g/100g 水 降溫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法 15g d>c>a=b Ⅰ Ⅳ 【解析】①在溶解度曲線圖上,橫坐標是溫度,縱坐標是溶解度。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100g水;② 甲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且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乙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純甲的方法是降溫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法;③t3℃時甲的溶解度為80g, 90g 甲的飽和溶液中有40g溶質,50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把少量的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氯化鈉 B. 沙土 C. 汽油 D. 面粉
A 【解析】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各物質以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形式相互混合。A. 氯化鈉以離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間,形成的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B. 沙土以固體顆粒分散在水分子間,形成的是懸濁液; C. 汽油以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乳濁液; D. 面粉以固體顆粒分散在水分子間,形成的是懸濁液。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