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食品與衛生健康密切相關,下列做法不會危害人體健康的是( )
A. 為了使雞蛋的黃更“紅”一些,給母雞喂些人工色素
B. 為了保持肉制品的鮮美,在香腸中加入更多的防腐劑
C. 為了讓豬長的“瘦”一些,用“瘦肉精”(一種含激素的飼料)飼養生豬
D. 在蒸饅頭時加入適量的發酵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①氫氣用作燃料 ②氧氣用于氣焊 ③干冰用作制冷劑 ④一氧化碳用于煉鐵工業
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異味物質 ⑥氦氣用作保護氣
A. ①②③⑤B. ①②④⑥C. ③⑤D. 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麗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她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1)請你幫小麗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總結 | |
實驗一 | 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有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 | 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但是______。 | 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
實驗二 | 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沒有明顯現象 | _______ | |
實驗三 | _______ | ______ | 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
(2)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的“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利用“實驗三”反應后試管內的剩余物繼續實驗。倒出剩余液體,留下固體,再加入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實驗,其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 水的三態變化——分子的間隔發生了改變
B. 聞到遠處飯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C. 水通電分解——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 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原子受熱時體積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
A. 氮氣用于食品防腐B. 稀有氣體用于制霓虹燈
C. 金屬鎂用于制造煙花D. 氧氣用于做火箭助燃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食品保鮮可以防止食品腐壞,保持食品的營養和味道。食品保鮮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劑、充填氣體、放置干燥劑和脫氧保鮮劑等。
(1)包裝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劑。丙酸鈉是一種食品防腐劑化學式為C3H5O2Na,丙酸鈉是由_____種元素組成,其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
(2)小包裝糕點類食品常采用充氣包裝,氮氣是常用的充填氣體。請你根據氮氣的性質寫出選用氮氣的主要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酸、堿、鹽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請回答相關問題:
(1)硫酸是一種重要的酸,在稀釋濃硫酸時_________。鹽酸、硫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在水中都能夠解離出酸根離子和H+,寫出硫酸在水中解離的化學表達式________。
(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在實際中應用廣泛。我市某校化學實驗室廢液呈酸性,應選用_________試劑(指示劑)檢驗該廢液。若直接排放會導致環境污染,從經濟可行的角度考慮,選用________處理該廢液。
(3)小蘇打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醫療上,它是治療胃酸過多癥的一種藥劑, 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4)現有Ba(NO3)2溶液、稀硫酸、Na2CO3溶液、KOH溶液和CuSO4溶液。 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能夠與上述物質發生復分解反應、并有沉淀生成的物質。_____
A稀鹽酸 B燒堿溶液 C硝酸銨溶液
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學習化學可以幫你變得更加睿智,防止你走入生活和學習中的誤區。如:水銀不是銀,是金屬汞。請你再舉出一例______。
(2)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廣泛使用金屬.
①用銅絲做電線是利用了銅的________性.
②鐵是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填“單質”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3)金屬鋁表面常有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