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學中五種常見的純凈物,五種物質中只有A為黑色其余都為無色,A、E為單質其余都為化合物,B、C所含元素相同,相對分子質量:C>B>D=18;由于條件不同A和E反應可生成B也可生成C。五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相連物質間能反應,“→”表示物質間可轉化,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沒有列出)。試推斷并回答相關問題:
(1)A的化學式是 ;B的化學式是 。
(2)C、D發生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D→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
(4)氣體B的一種化學性質是 。
(1)C CO (2)CO2+H2O====H2CO3
(3)2H2O通電2H2↑+O2↑ (4)可燃性或毒性(或還原性)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推斷題抓住一些特殊的反應現象、特殊的性質及特殊的反應條件等題目的“題眼”,這個題目的“題眼”是D的相對分子質量=18,且為液體,可推斷D為水,B、C所含元素相同,且都為氣體,相對分子質量:C>B,故可推斷C為二氧化碳,B為一氧化碳,再根據由于條件不同A和E反 應可生成B也可生成C,A為黑色單質,故可推斷為單質碳,氣體E自然為氧氣
(1)A為單質碳,化學式是C;B為一氧化碳的,化學式是:CO
(2)C為二氧化碳,D為水,兩者發生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H2O====H2CO3
(3)D為水,E為氧氣,故D→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2H2O通電2H2↑+O2↑
(4)氣體B為一氧化碳,化學性質是:可燃性或毒性(或還原性)
考點:推斷題的解答,C、CO、H2O的化學性質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北京市豐臺區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8分)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整理實驗儀器時,發現了一個盛有黑色固體的燒杯。在請教老師后,同學們得知燒杯中的固體是加熱制取氧氣的剩余物(反應完全),從中可以回收得到MnO2。小組同學將黑色固體取出,并對其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
①實驗室中可以加熱二氧化錳和氯酸鉀(KClO3)固體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同時生成氯化鉀。
②氯化鉀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無色;錳酸鉀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綠色。
Ⅰ.探究黑色固體是哪個化學反應的剩余物。
【猜想】猜想一:H2O2制取氧氣;猜想二:KClO3制取氧氣;猜想三: 。
根據所學知識判斷,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進行實驗】
取少量黑色固體于另一個燒杯中,加入足量蒸餾水溶解,振蕩,過濾后得到黑色濾渣和無色濾液。
【得出結論】猜想 成立,理由是 。
Ⅱ.探究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固體加熱制取氧氣反應中的作用。
【猜想】猜想一:是反應物; 猜想二:是催化劑。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1、取12.25g氯酸鉀在試管中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 固體融化,產生少量氣體,木條上的火星變亮。 |
2、取12.25g氯酸鉀和2.55g二氧化錳混合均勻后在試管中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 _______________。 |
3、待反應完全后,將試管中的剩余物加足量的水溶解,過濾,并將全部濾渣洗滌、干燥、稱量。 | 稱量固體的質量是_____g |
【實驗結論】猜想二成立,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固體加熱制取氧氣的反應中起到催化作用。
【反思與交流】
小貝同學提出,前面的實驗不足以證明二氧化錳在這個反應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為①。
經過討論,大家設計了一個補充實驗,證明了猜想二成立,請你寫出實驗操作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北京市朝陽區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下圖是燃氣熱水器示意圖。
(1)某熱水器以天然氣為燃氣。
①寫出天然氣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當“空氣進氣孔”被部分堵塞,燃燒將產生有毒氣體M,M的化學式為_______。
(2)1kg不同燃料燃燒產生CO2和SO2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①其中較清潔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_作燃料時最易形成酸雨。
②酸雨形成過程中某一步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中“”和“
”的質量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北京市朝陽區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活中常用鐵鍋炒菜,主要利用鐵的
A.導電性 B.導熱性 C.延展性 D.有金屬光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t1時,三物質的溶解度B的最大
B.欲使t2時分置于兩個容器中的A、B的飽和溶液在升溫至t3時仍為飽和溶液,所需加入溶質的質量A大于B
C.將t3時C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
D.欲使組成在N點的A溶液轉變為M點的A溶液,可采取加A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下列金屬放入其后的溶液中,充分作用后溶液質量比原來減輕的是
A.鐵片,AgNO3溶液 B.銅片,稀H2SO4
C.鋁片,鹽酸 D.鋅片,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等三校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實驗設計、現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
A.將鋁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無現象,說明金屬活動性:Cu>Al
B.分別將相同形狀的鎂條和鋁條點燃放入盛有純凈氧氣的集氣瓶中,鎂條燃燒更劇烈,說明金屬活動性:Mg>Al
C.分別將鋅粉與鐵絲放入相同濃度的稀鹽酸中,鋅粉產生氣泡的速率比鐵絲快,說明金屬活動性:Zn>Fe
D.分別將鐵絲與銅絲放入相同濃度的稀鹽酸中,鐵絲表面有氣泡,銅絲無現象,說明金屬活動性:F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