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中國爆發三鹿嬰幼兒奶粉受污染事件,導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嬰幼兒產生腎結石病癥,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性狀為純白色晶體;分子式C3N6H6[C3N3(NH2)3];無味;16℃時,密度為1.573g/cm3;常壓下,加熱至354℃時熔化;溶于熱水,微溶于冷水,微溶于熱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甘油等物質;低毒;在一般情況下較穩定,但在高溫下可能會分解放出氰化物,氰化物通常具有毒性.
(1)請總結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質(寫1點): ;
(2)請總結三聚氰胺的化學性質(寫1點): ;
(3)為安全起見,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會標明“不可放進微波爐使用”,試解釋相關原因: .
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 |
專題: |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
分析: | 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而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進行解答;三聚氰胺在高溫下會分解生成有毒的氰化物,不可放進微波爐使用. |
解答: | 解:(1)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質有:純白色晶體,無味,故填:純白色晶體; (2)三聚氰胺的化學性質有:易分解,有毒性;故填:易分解; (3)三聚氰胺在高溫下會分解生成有毒的氰化物.故填:三聚氰胺在高溫下可能會分解放出氰化物,氰化物通常具有毒性,不可放進微波爐使用. |
點評: |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充分理解物質的性質,只有這樣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空氣的成分填空:
(1)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內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 .
(2)石灰水長期露置在空氣中會出現白色固體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層水珠,說明空氣中含有 .
(4)空氣是制造氮肥的原料之一,是因為空氣中含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做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方法如圖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 |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 B. |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
| C. | 硫在氧氣中燃燒 | D. |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進行比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 氣體發生裝置可能相同 | B. | 反應都不需加熱 |
| C. | 都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 D. | 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體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但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為了證實這個問題,有人采用:
(1)人吸氣時應將活塞A (填“打開”或“關閉”),活塞B (填““打開”或“關閉”)
(2)人呼氣時應將活塞A (填“打開”或“關閉”),活塞B (填“打開”或“關閉”),此時可觀察到Ⅱ瓶內的現象是
(3)Ⅰ瓶所裝試劑的作用是 ;Ⅱ瓶所裝試劑的作用是 ;將上述操作反復進行,能證明人所呼出的氣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來自空氣,而是人體的代謝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右圖裝置電解水,一段時間后的現象如圖所示。對該實驗的描述錯誤的是 ( )
A. 甲試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種可燃性氣體
B. 該實驗能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強水的導電性
D. 甲、乙兩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讓燈泡通電發熱時,消耗燈泡內少量的氧氣,達到保護鎢絲的目的,通常在白熾燈泡里的玻璃柱上涂一層物質,該物質是( )
| A. | 紅磷 | B. | 氧化鎂 | C. | 二氧化錳 | D. | 高錳酸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