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銅用于制作電線 | B. | 石墨用于制鉛筆芯 | ||
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D. | 稀有氣體用作保護氣 |
分析 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銅線制電線,是利用了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B.石墨制鉛筆芯,是利用了石墨質軟,能在紙上留下灰黑色痕跡,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的性質,升華是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為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D.稀有氣體用于保護氣,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是初中化學最基本的概念,正確理解定義,明確二者的本質區別:是否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是解題的關鍵所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九年級5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具有漂白、殺菌、消毒功效。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產生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探究。
【提出問題】該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質有那些?
【查閱資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和氯化鈉。NaClO為有效成分,有腐蝕性并易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殺菌、消毒功效。HClO不穩定,受熱或光照會發生分解。
【分析討論】小組同學經過討論,認為該消毒液中的溶質一定有 ,可能還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種或多種。
【實驗過程】Ⅰ:向裝入有色布條的試管中加入適量該消毒液試樣,布條長時間不褪色。
Ⅱ:另取適量該消毒液試樣于試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鈣溶液,靜置,觀察到的現象為
。
【得出結論】實驗過程Ⅰ中有色布條不褪色,說明該消毒液試樣中的溶質不含 。
實驗過程Ⅱ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綜上所述,該消毒液試樣中的溶質為 。
【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儲藏時應注意 ;一般不用“84”消毒液對水果、蔬菜進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 。
【拓展延伸】(1)次氯酸鈉與稀硫酸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2)次氯酸鈉與鹽酸反應可生成有毒的氯氣,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與潔廁靈(主要成分為鹽酸)混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至b段對應溶液的pH逐漸減小 | B. | b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硫酸鈉 | ||
C. | b至c段有Fe(OH)2沉淀生成 | D. | c至d段硫酸鈉的質量保持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