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 A. | 食物腐爛 | B. | 鋼鐵生銹 |
| C. | 釀制米酒 | D. | 白酒敞口后酒味變淡 |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 |
專題: |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
分析: | 本題考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差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
解答: | 解:A、食物腐爛不能再吃,說明已經變質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 B、鋼鐵生銹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的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 C、釀制米酒有新的物質乙醇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 D、白酒敞口后酒味變淡是由于酒精揮發的結果,酒精由液態變為氣態,只是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
點評: | 要熟記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麗對家中的家用制氧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通過閱讀說明書了解到家用 制氧機的工作原理如下:
加壓時,裝填在制氧機內部的分子篩吸附空氣中的氮氣,制取高 濃度氧氣。減壓時,分子篩將所吸附的氮氣排放。整個過程中,分子篩并不消耗。 小麗用這臺家用制氧機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氣體,帶到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 實驗I:小麗欲通過以下實驗驗證所收集的氣體是否為純凈的氧氣。
表中,文字表達式I是 。
【實驗結論】收集的氣體是純凈的氧氣。 【實驗反思】老師指出上述實驗并不能證明小麗所帶來的氣體一定是純凈的 氧氣。該實驗不能證明所收集氣體為純凈氧氣的原因是 。 實驗II:測定小麗所帶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重復多次。
(250 mL 集氣瓶)
【實驗記錄 】
表中,操作I是 ;
現象I是 。
【數據處理】已知,在上表數據中,第1組數據偏差較大,存在明顯誤差, 在數據處理時應刪去。小麗所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 【實驗反思】
(1)這臺家用制氧機制氧氣的過程發生的變化屬于 (填“物理 變化”或“化學變化”)。
(2)導致第1組數據產生較大誤差的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使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燃燒匙中放適量的紅磷,點燃后伸入集氣瓶中,燃燒的現象是 ,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反應文字表達式 .
(2)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如圖裝置所示.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瓶內水面最終上升約至1刻度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
(3)實驗后發現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偏低,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是: (填一種即可).
(4)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學性質與二氧化碳相似,反應完畢后振蕩集氣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是收集氣體的裝置,現若用它收集氣體X,當氣體X從a口進入時,瓶內空氣從b口排出,則氣體X可能為①H2 ②O2 ③CO2 ( )
A.①②③均可 B.只有①
C.只有③ D.只有②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事實 | 解釋 | |
A | 墻內開花墻外香 |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
B | H2O2能殺菌消毒,而H2O不能 | 兩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 |
C | 溫度計中的水銀熱脹冷縮 | 原子的大小發生改變 |
D | 50mL水與50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 | 分子間有間隔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 碳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 B. | 碳原子核內質子數為6 |
| C. | 碳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D. | 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0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的物理性質正確的是( )
| A. | 五氧化二磷(白色氣體) | B. | 高錳酸鉀(黑色固體) |
| C. | 二氧化硫(無色無味氣體) | D. | 液氧(淡藍色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在于 ( )
A.大小和質量不同 B.分子能單獨存在,原子不能單獨存在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能再分,原子則不能 D.分子能運動,原子則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