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了解常用儀器,做實驗才能得心應手;依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不需加熱,所以選擇發生裝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若用G裝置來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應從a端進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濃硫酸干燥后再收集;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分析;根據藥品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氣體的性質選擇收集裝置.
解答 解:(1)裝置圖中儀器的名稱:①酒精燈、②長頸漏斗.故答案為:酒精燈、長頸漏斗;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不需加熱,所以選擇發生裝置B;故答案為:酒精燈、長頸漏斗、B、反應物為固體與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
(2)用F裝置而不用E裝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CO2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故答案為:CO2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3)若用G裝置來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應從a端進入,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故答案為:a;
(4)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濃硫酸干燥后再收集;故答案為:濃硫酸;
(5)D裝置通常用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氣體,碳酸氫鈉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NaHCO3+HCl=NaCl+H2O+CO2↑;
(6)①制取氨氣反應的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X.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相等,可以判斷得出X的化學式為:H2O;故答案為:H2O;
②制取并收集NH3,應該從上圖中選擇發生裝置A,NH3密度比空氣小,又極易溶于水,收集NH3用G,且短進長出.故答案為:A、G;
(7)A裝置可用于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取氧氣.故答案為:氧氣.
點評 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熟記方程式的書寫方法,了解收集到不純氣體的原因,知道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取方法,知道干燥劑對所干燥的氣體的要求.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02$\frac{\underline{\;點燃\;}}{\;}$P02 | B. | 2Mg+02$\frac{\underline{\;點燃\;}}{\;}$2Mg0 | ||
C. | 2H20═2H2+02 | D. | Zn+HCl═ZnCl2+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