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制取二氧化碳實驗探究活動中,觀察到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速率比大理石與稀鹽酸的反應速率快,有同學提出疑問,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試劑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開展探究活動。
提供的試劑: 15%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鋁粉、鐵粉、鋁片。
(提出問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與假設)
猜想1:物質的性質; 猜想2:反應的溫度;
猜想3:反應物的濃度 猜想4:_____
(實驗探究)
實驗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驗證猜想1 | 分別向盛有等體積_____的試管中加入等體積濃度為15%的稀硫酸 | 產生氣泡的劇烈程度不同 | 物質的性質影響反應速率 |
驗證猜想2 | 分別向盛有等質量鐵粉的試管中加入等體積濃度為15%的稀硫酸,并加熱其中一支試管 | _____試管中產生氣泡劇烈 | 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 |
驗證猜想3 | 分別向盛有等質量鐵粉的試管中加入_____ | 產生氣泡的劇烈程度不同 | 反應物的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
驗證猜想4 | 如下圖所示 | 如下圖所示 | _____,反應速率越快 |
(反思評價)驗證猜想4的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根據驗證猜想4的實驗(上圖)分析,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 對比分析a、b點可知,曲線②表示鋁片與稀硫酸反應
B 對比分析c、d點可知,相同的氣壓時,生成的H2質量相等
C 等質量的鋁粉比鋁片產生H2的質量多
D a點之后氣壓幾乎不變,表示反應完全
【答案】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鋁粉和鐵粉 被加熱 加入15%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 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越大 2Al+3H2SO4 =Al2(SO4)3+3H2↑ C
【解析】
[猜想與假設]
由實驗步驟可知,猜想4是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實驗探究]
實驗1:由實驗的結論可知,探究的是不同的金屬在酸中的反應快慢程度,故填鋁粉和鐵粉;
實驗2:該實驗的結論是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故被加熱的試管中產生氣泡劇烈;
實驗3:由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可知,反應物的濃度越大,反應的速率越快,故填加入15%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
實驗4:由實驗4可知,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越劇烈。
[反思評價]
鋁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反應的方程式為:2Al+3H2SO4 =Al2(SO4)3+3H2↑;
A 鋁粉與稀硫酸反應接觸面積較鋁片大,反應速率較快,對比分析a、b點可知,曲線②表示鋁片與稀硫酸反應,故正確;
B 對比分析c、d點可知,相同的氣壓時,生成的H2質量相等,正確;
C 鋁的狀態只能改變反應的速率,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故錯誤;
D a點之后氣壓幾乎不變,說明生成氣體的質量幾乎不變,表示反應完全,故正確。
故選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相關實驗,請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a的儀器名稱________。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若用高錳酸鉀抽取氧氣時,還需要對該裝置進行的改動是________。
(3)若用E裝置收集氧氣,當觀察到導管口出現________時開始收集,用D裝置收集氧氣的驗滿方法是________。
(4)實驗室也可用平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氧氣。實驗中為了得到平穩的氣流,最適合的裝置組合是________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認為,兩者就像孿生兄弟,這是因為(______)
A它們由同種分子構成 B它們由同種元素組成 C它們都有毒 D它們都能溶于水
(2)兩者化學性質相差甚遠,請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用先進的科學儀器不僅能夠直接觀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還能移動原子。在化學課上,我們做過有關分子運動的實驗,請回答以下問題。
(1)有人說:“要計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數量,就像用勺子計算大西洋的水一樣。”這句話說明分子具有的基本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約20ml蒸餾水的小燒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用__________攪拌均勻(填儀器名稱),觀察溶液的顏色_________________。
(3)從燒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濃氨水,觀察到溶液顏色____________。
(4)如圖所示,從燒杯A再倒取部分溶液于B燒杯中,另取一個小燒杯C,加入約5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C兩個小燒杯,燒杯B置于大燒杯外。
①燒杯A的現象是__________。產生此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燒杯在實驗中是不可缺少的,它體現了一種實驗探究的方法,這種方法是________。
③由此實驗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其中化工產品獻力港珠澳大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大橋的建造使用了巨型預制組件方式,吊裝的吊線的主要成分是超高相對分子質量的聚乙烯纖維,其強度是普通尼龍繩的20倍。聚乙烯纖維屬于_____(填“合成纖維”或“天然纖維”),鑒別尼龍線與棉線的方法是_____。
(2)大橋發泡劑保溫材料使用了江西樂平世龍實業生產的偶氮二甲酰胺(AC),其化學式為C2H4N4O2。偶氮二甲酰胺中碳、氫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_____,偶氮二甲酰胺中_____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3)大橋主梁使用鋼板42萬噸,工業上使用一氧化碳與赤鐵礦(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反應冶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 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
③ 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___________;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 。
(2)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______。
(3)該實驗還可推論出氮氣________(選填“易”或“難”)溶于水和其化學性質_______(選填“活潑”或“不活潑”)的結論。
(4)該實驗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集氣瓶中空氣體積五分之一的原因有哪些?_____(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b_____。
②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為_____,可選用的收集裝置為_____。(只選一種),選擇該收集裝置的原因是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
③若用過氧化氫制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為_____,選擇該發生裝置的原因是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
④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時,所收集的氧氣不純的原因可能是_____。
⑤若用E裝置收集氧氣時,其驗滿方法是_____。
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用該裝置收集二氧化碳的驗滿方法是_____。
⑦若F中的液體是紫色石蕊溶液,將二氧化碳通入F中可觀察到溶液變_____色,變色的原因_____。
⑧若F中的液體是澄清石灰水,將二氧化碳通入F中可觀察到_____,其原因是_____(用文字表達式表示)。
⑨將二氧化碳氣體倒入G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具有的化學性質_____。
⑩乙快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不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乙炔。你認為制取乙炔應選擇的發生裝置為_____,收集裝置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加鈣食鹽包裝標簽上的部分文字如圖所示。為測定此鹽中鈣元素的含量,取 10 g 這種鹽進行檢測,測得其中 含有碳酸鈣(CaCO3)0.3 g。(2) ~ (5)小題請寫出計算過程。
(1)該食鹽同時是加碘鹽,加碘鹽中的碘指的是碘______(填“單質”或“元素”或“分子”)。
(2)碳酸鈣的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____;
(3)碳酸鈣中鈣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_______________;
(4)計算 0.3 g 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該加鈣食鹽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是______?并判斷是否符合標簽說明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并獲得成功,裝入藥品后連接好儀器,夾緊彈簧夾,將錐形瓶底部放入熱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將錐形瓶從熱水中取出,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注:錐形瓶容積為100mL,注射器內的水為30mL)。下列有關該實驗的現象及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氣球能緩沖壓力防止橡膠塞被沖開
B.該裝置可有效防止空氣污染
C.細沙可防止錐形瓶的瓶底炸裂
D.注射器內的水全部進入錐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