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 | Ca | K | Zn | F |
含量(mg/L) | 20 | 3 | 0.06 | 0.02 |
分析 ①水的主要礦物質中的“Ca、K、Zn、F”等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質量(質量分數)來描述;
②根據活性炭的作用回答;
③能確認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實驗要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來考慮;
④根據題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P點的含義是:t1℃時,a、c的溶解度相等;t2℃時,a的溶解度是50g,因此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溶液的質量=25g+50g=75g;要使a從其飽和溶液中析出,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因為a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比較大.
解答 解:①水的主要礦物質中的“Ca、K、Zn、F”等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②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結構,有很強的吸附性,凈水時起到 吸附和過濾的作用;凈水器凈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的成分,故屬于混合物.
③能確認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實驗要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和水通電生成氧氣和氫氣,都能說明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
④Ⅰ、由溶解度曲線可知,P點的含義是:t1℃時,a、c的溶解度相等;
Ⅱ.t2℃時,a的溶解度是50g,因此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溶液的質量=25g+50g=75g;
Ⅲ.A、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可以采取升高溫度的方法變為飽和溶液,故正確;
B、將C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若采取升溫或增加溶質的方法,則溶劑質量不變,故錯誤;
C、若采取升溫變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故錯誤;
D、若采取升溫或蒸發溶劑恰好至飽和的方法,則溶質質量不變,若采取增加溶質的方法,則溶質的質量增加,正確;
Ⅳ.若a溶液中含有少量b,則提純a的方法是蒸發濃縮、降溫結晶;
Ⅴ.將t3℃時a、b、c三種物質為a>b>c,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三種溶液的溶劑質量大小關系是a<b<c.
答案:
①元素;
②吸附;
③Ⅰ,Ⅲ;
④
Ⅰ.t1℃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為20g/100g水;
Ⅱ.75;
Ⅲ.A D;
Ⅳ.蒸發濃縮、降溫結晶;
Ⅴ.a<b<c.
點評 本題主要考察了元素、物質的分類、水污染以及水的組成等化學知識,難度不大.考查了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通過溶解度曲線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還考查了有關溶液的計算,有關的計算要準確,本考點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液都是由一種溶質和一種溶劑組成的 | |
B. | 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質是相同的 | |
C. | 只要條件不變,糖水里的糖不會分離出來 | |
D. | 通常不指明溶劑的溶液是水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P+5O2 $\stackrel{點燃}{→}$ 2P2O5 | B. | C+O2 $\stackrel{點燃}{→}$ CO | ||
C. | Zn+CuSO4→ZnSO4+Cu | D. | CaCO3+2HCl→CaCl2+C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酚酞鑒別食鹽水和稀醋酸 | |
B. | 用膽礬檢驗汽油中是否摻水 | |
C. |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某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 | |
D. | 用氯化鋇溶液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