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宏觀性質與微觀構成的相互聯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物質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是因為它們的原子結構都相對穩定
B. 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氣,是因為這兩種物質中都含有氧元素
C. 金剛石、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微粒種類不同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金屬鈦(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Ti可以用TiO2與Si共熔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TiO2+Si SiO2+Ti.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Si在反應中發生還原反應
B.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 該反應前后硅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D. TiO2在反應中失去氧,體現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菏澤市2018-2019學年九上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小剛收集到一瓶渾濁的太湖水,他要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最終制成蒸餾水。其實驗過程如下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_。
(2)操作②向液體C中加入_____,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此過程主要發生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桐城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問題探究式課堂教學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方式,其基本教學模式為:
圖1是關于“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問題探究式課堂教學中解決問題階段,甲同學設計了證明CO具有還原性的實驗裝置。
(1)實驗時應先點燃___處(填“A”或“B”)的酒精燈。
(2)硬質玻璃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3)乙同學認為甲裝置有待優化,如尾氣可先儲存在瓶內,然后再處理,圖2是他設計的貯氣瓶。
①a、b兩管應如何伸入,請將圖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_;
②尾氣應從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其他裝置略).
(4)丙同學提出質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此,他設計在CO通入CuO之前,應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CO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試對此作出評價。你認為丙同學的設計是否有必要:_______,理由是___.
(5)如果開始時通入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氣體,則應如何設計才能達到實驗目的?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桐城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碳循環和氧循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
B. 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均發生了化學變化
C. 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及碳循環,又涉及氧循環
D. 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桐城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中,驗證物質的性質時,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 物質溶解 B.
鮮花變色
C. 石墨導電 D.
金屬刻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昌平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抽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半水煤氣的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氣。工業上用半水煤氣合成氨(NH3)的過程如下所示。
(1)過程Ⅰ中,反應為CO + H2O H2 + CO2,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2)過程Ⅲ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煤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將煤通過一定方式可轉化為汽油,乙醇(C2H5OH)和氣體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國已經推廣使用一種車用乙醇汽油,這種汽油的燃燒廢氣對環境的污染較少。請計算:
(1)69g乙醇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多少?(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2)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乙醇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69g乙醇不完全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則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個數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燃氣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氣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氣泄漏時及時發現,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2H5SH+9O24CO2+2X+6H2O,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X的化學式為SO2
B. 每個乙硫醇分子是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的
C. 乙硫醇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3
D. 乙硫醇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