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幅漫畫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現象,其中一幅漫畫所描述的物質變化類型與其他三幅不同,這幅漫畫是( )
| A. | 飲料瓶變痷 | B. | 云的形成 | C. | 燃放煙花 | D. | 酒精蒸發 |
考點: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確定.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
解答: 解:A、從冰箱中拿出的飲料瓶,溫度升高,固態變為液態,體積縮小,瓶子變癟,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云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氣降溫,水分子運動速度減慢,水分子之間間隔變小,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燃放煙花是物質與氧氣發生了劇烈的氧化反應,屬于化學變化;
D、酒精蒸發是由液態變為氣態,只是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點評: 搞清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解答本類習題的關鍵.判斷的標準是看在變化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一般地,物理變化有物質的固、液、氣三態變化和物質形狀的變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今天的化學興趣小組活動中,指導老師拿來了一包白色固體。老師告訴同學們說,這包白色固體可能是由Ca(OH)2和CaCO3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為了確定該白色固體的組成,同學們進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動:
【查閱資料】Ca(OH)2是一種白色固體,其水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能使無色酚酞(一種化學指示劑)溶液變紅,能與鹽酸反應,但無明顯現象。
【方案設計】小組成員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
方案一:取樣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白色固體為CaCO3;
方案二:取樣滴加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則白色固體為Ca(OH)2 ;
方案三:取樣加入水中,振蕩,靜置,上層為清液,下層出現固體不溶物,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酞試液,變紅,則固體為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
⑴上述方案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若有,請簡要說明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多個方案不合理,只需要選擇其中的一個作答即可);
⑵實驗證實,該固體是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請你再設計一種實驗方案予以證明,只要寫出實驗步驟和現象即可
.
實驗操作步驟 |
|
【數據分析】為了進一步確定該混合物中CaCO3的
質量分數,實驗小組的同學取了10克樣品, 加入
足量的稀鹽酸,實驗測得生成CO2氣體的質量如圖
所示,請據圖計算該混合物中CaCO3的質量分數.
【反思與評價】實驗中,如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溶解于水而沒有全部逸出,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___________(填寫“偏大”、 “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見微知著”,我們常從微觀認識宏觀的化學反應,下圖是乙烯(C2H4)燃燒的微觀示意圖。
![]() |
⑴該反應中單質的化學式為 ;
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物質M的溶解度曲線,在t2℃時,將110gM配置成飽和溶液,將其降溫至t1℃時,理論上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
| A. | 31.6g | B. | 110g | C. | 131.6g | D. | 21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基礎實驗“配置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填寫相關實驗內容:
(1)實驗目的:配置25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
(2)實驗用品:食鹽,蒸餾水等;
(填一種儀器名稱)藥匙,燒杯,玻璃棒,量筒,膠卷滴管,紙片等
(3)實驗過程
①計算 ② (填一個操作步驟) ③量取水 ④溶解 ⑤轉移
(4)實驗回顧:
①通過計算可知,需要蒸餾水的體積為 mL.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體積的蒸餾水時,下面讀數方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③溶解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建立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時往往引入模型,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模型,有關該模型的途述中,正確的是( )
| A. | 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 | B. |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發生改變 |
| C. |
| D.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年1月,我省發布了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參與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為PM10、PM2.5、…等6項指標,在發布的6項指標中,不包括下列哪種物質( )
A. SO2 B. NO2 C. CO2 D. 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科為研究“堿與鹽反應”的規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五組實驗,每支試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別向試管中滴加3滴溶液,除氫氧化鈣溶液是飽和外,其余溶液的質量分數都為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組和乙組實驗能觀察到相同的現象
B. 乙組和丙組實驗均能觀察到藍色沉淀
C. 乙組實驗產生的沉淀質量比丁組多
D. 戊組實驗產生的沉淀質量比丙組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現有H、O、C、Na四種元素,請選用其中的元素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式(各寫一個)。
①酒精燈中的燃料 ; ②用作洗滌劑的鹽 ;
③人體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 ; ④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 。
(2)下圖是某同學構建的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間的部分知識網絡圖(部分反應條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物質F和X的組成元素相同,且常溫下都是氣體。
①若B為MgCO3,則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
②若物質D是一種可做建筑材料的鹽的主要成分,
D中陰離子的符號是 ;
③過多X的排放會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
④寫出一個能實現F轉化為X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