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甘肅天水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成語或典故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水滴石穿 B.春風得意 C.蠟炬成灰 D.草木皆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北京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右圖所示,電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別盛有蒸餾水、濃硫酸,放置一段時間。
(1)A中示數變小,從微粒的角度解釋其原因是 。
(2)B中示數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北京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W”型玻璃管進行微型實驗,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處紅棕色粉末變為黑色
B.a處的反應為CO +Fe2O3=2Fe+CO2
C.b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點燃的方法進行尾氣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甘肅蘭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在學完堿的化學性質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鹽酸反應的實驗,并將廢液倒入一潔凈的廢液缸中,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甲同學在做該實驗時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于是對澄清石灰水和稀鹽酸能否發生反應表示懷疑。乙同學認為,甲同學實驗時應先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幾滴酚酞試液,再滴加適量的稀鹽酸,當觀察到 時,就可以說明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
探究:廢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探究Ⅱ:廢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 HCl
猜想三:CaCl2、HCl、Ca(OH)2 你的猜想:
丙同學認為猜想三是錯誤的,理由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實驗設計】
設計者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丁同學 | 取少量廢液于一支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鈉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一正確 |
戊同學 | 取幾粒鋅粒于一支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少至廢液 | 猜想二正確 |
【評價與反思】
請判斷以上設計的兩個方案中, 同學的方案合理,請分析另一個方案不合理的理由: 。
【表達與交流】
若實驗證明猜想二是正確的,你認為該廢液未經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填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甘肅蘭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曉楠在家里發現了許多有趣的化學問題,請你幫助她解釋或解決這些問題.
(1)媽媽做她最愛吃的“紅燒肉”時加入了“加鐵醬油”,其中“加鐵醬油”中的“鐵”指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身體一旦缺鐵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
(2)她發現加洗潔精能輕松除去碗碟上的油污.這是利用了洗潔精的________作用;
(3)媽媽說,要多喝牛奶,牛奶可以補充人體所需六大營養素中的_____________;
(4)她洗漱時發現衛生間內鐵質的置物架生銹了,置物架生銹與_____________有關,為了防止鐵制品生銹,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填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甘肅蘭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在“關注地球一小時,參與環保低碳行動”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騎“共享單車”出行 B.就地焚燒垃圾
C.道路灑水、空中噴霧 D.使用環保購物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廣東深圳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發明了“侯氏制堿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飽和食鹽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備NaHCO3,化學方程式:NaCl+ NH3+CO2+H2O= NaHCO3↓+NH4Cl
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模擬該過程,請結合具體的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I.氣體制備
(1)二氧化碳氣體制備
實驗室常采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CO2,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應選擇的氣體收集裝置為______(選填裝置對應的字母)。
(2)氨氣制備
實驗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氣,防止污染空氣,實驗室制備NH3的反應原理為:Ca(OH)2(固)+2NH4Cl(固) CaCl2+2H2O+2NH3↑。現要制備并干燥NH3,所選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選擇裝置對應的字母)。實驗室制備O2也可用上述制備NH3的發生裝置,寫出用該發生裝置制備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II.NaHCO3制備
物質 | NaHCO3 | NH4Cl |
溶解度/g(20℃) | 9.6 | 37.2 |
(3)根據表格中的溶解度數據,解釋20℃產物中NaHCO3能夠先從溶液中結晶析出的原因________。
(4)該過程中另一產物NH4Cl在農業生產中常被用作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