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小芳和小霞三位同學在一起來探究蠟燭燃燒的現象時,他們將一根短玻璃導管插入焰心,發現另一端也可以點燃。
(1)【提出問題】導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氣體,氣體成分可能會是什么呢?
(2)【猜想】小明認為:可能是蠟燭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CO。小芳認為:可能是蠟燭受熱后產生的蒸汽。小霞認為:可能上述兩種情況都有。
(3)【設計實驗方案】他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來判斷哪一種分析是正確的:換一根較長的導管,并用濕毛巾包住導管(起冷凝作用),然后在另一端做點火實驗。
(4)【現象與結論】
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確,現象應是: ;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確,現象應是: ;
如果小霞的猜想正確,現象應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源問題是當今世界三大問題之一,下列有關能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屬于可再生能源
B.人類通過化石燃料獲得能量的過程是物理變化
C.將煤球制成“蜂窩煤”是為了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其燃燒更充分
D.氫氣作為一種最理想的燃料,現在還不能被廣泛應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同學做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實驗裝置,他用白磷燃燒,試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白磷燃燒的現象是 .白磷燃燒的方程式 ;實驗中瓶底要鋪一層細沙,目的是 .
(2)白磷燃燒結束,觀察天平 ,從而得出實驗結論: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重量 .
(3)實驗過程中玻璃管上若不套氣球,實驗結果可能是天平指針向 偏,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 |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層水垢 |
| B. | 用純堿代替小蘇打做食品發酵粉 |
| C.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產品以保鮮 |
| D. | 用灼燒并聞氣味的方法區別純棉織物和純毛織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源、環境、材料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
①電解水實驗中,往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實驗時若正極產生6ml氣體,則負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是_________;該實驗證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
②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要區分硬水和軟水可用_________來區分;請介紹一種你的節水方法 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是有限的,大量使用會導致環境污染.請你例舉兩種清潔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潔凈的空氣對人類和其他動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隨著工業的發展,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空氣造成了污染。
①目前,很多地區空氣污染指數超標,原因之一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燒 D.太陽能的利用
②把a、b、c、d產生的原因的序號填在橫線上.
A.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人大氣中;
C.一氧化碳進入室內; D.冰箱制冷劑氟利昂等排人大氣中
a.形成酸雨 ;b.產生“溫室效應” ;c.破壞臭氧層 ;d.使人中毒 .
(2)能源、環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①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②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 .
③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研究發現NH3燃燒的產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
將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4NH3+3O26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大明和小明發現市場上有些食品裝在充滿氣體的塑料袋內,顯得鼓鼓的。經詢問得知:這樣充氣的包裝,主要是為了使食品能較長時間保鮮、保質和不易壓碎。那么,這是什么氣體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氧氣。
(1)假設大明的猜想正確,請你用實驗方法證明(要求寫出操作步驟和實驗現象)
(2)假設小明的猜想正確,請你用實驗方法證明(要求寫出操作步驟和實驗現象)
(3)你認為食品充氣包裝中,對所充氣體的要求是(寫出兩點):
① ,② 。
(4)根據⑶中要求,你認為 (填"大明"或"小明")的猜想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滅火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 | 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 |
| B. | 木材著火用水潑滅﹣﹣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
| C. | 撲滅森林火災開辟隔離帶﹣﹣清除和隔離可燃物 |
| D. | 不慎將酒精灑到桌面燃燒,用濕布覆蓋﹣﹣隔氧又降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