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會放出氣體,則能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B.單質中只含一種元素,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C.堿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則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D.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所以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請從下列物質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字母)。
A干冰 B鹽酸 C活性炭 D生石灰 E碳酸氫鈉
①可用于吸附水有異味和顏色的物質是__________。
②常用作食品的干燥劑的是__________。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④可用于制作糕點的發酵劑的是__________。
(2)“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請你用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①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方法將硬水軟化。
②磷酸二氫銨(NH4H2PO4)屬于__________(填“氮肥”“磷肥”“鉀肥”或“復合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有機物
B.氧氣的化學性質由氧分子保持,所以物質的化學性質都由分子保持
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則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D.碳酸鹽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則與酸反應生成氣體的一定是碳酸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PD—L1是一種免疫抑制劑,用于治療晚期癌癥病人效果顯著,其化學式為C29H33NO5 ,下列關于PD—L1 說法正確的是
A.PD—L1是一種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B.PD—L1分子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氮元素的質量比為29:33:1
C.PD—L1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75
D.PD—L1由29個碳原子、33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一個新鮮的雞蛋放在盛有足量稀鹽酸玻璃杯中,可觀察到雞蛋一邊冒氣泡一邊沉到杯底,一會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時又下—沉,如此反復。如何解釋這種現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中,兩種方法都正確的是( )
序號 | 物質 | 方法一 | 方法二 |
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 加入酚酞 | 加入稀鹽酸 | |
碳酸鈣和氯化鈣 | 加水 | 加入氯化鋇溶液 | |
稀鹽酸和氯化鈉 | 加入酚酞 | 加入鋅 | |
稀硫酸和硫酸銅溶液 | 看顏色 |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燕麥片是家庭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營養品。下表是某品牌燕麥片標簽中的部分內容:
每100g含有的營養成分 | 糖類 | 脂肪 | 蛋白質 | 鈣 |
7.6g | 7.8g | 7.4g | 201mg |
(1)在六大基本營養素中,除水之外,上表中沒有列出的是______。
(2)表中的“鈣”是指______(填“單質”、“原子”或“元素”),當老年人缺鈣時,可能導致______。
(3)小麥在種植過程中出現莖葉細小癥狀,同時有倒伏現象時,應施用復合肥,下列屬于復合肥的是______(填序號)。
A KCl B NH4NO3 C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將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未看到明顯的現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酸和堿到底能不能發生反應?
(1)該小組同學又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加入稀硫酸并振蕩 | 觀察到溶液由____色變為無色 | 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確實發生反應 |
(2)同學們對(1)實驗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組成展開了探究,做出如下猜想:甲的猜想是:Na2SO4和NaOH;乙的猜想是:Na2SO4。;你的猜想是:______。你認為_____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若要驗證余下的兩種猜想,請完成下面的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1)試驗后溶液少量于試管中,加入____或____(用兩種不同類別的物質) | _______或______ | 你的猜想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