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西漢時期,在《淮南萬畢術》中記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意思是可溶性的銅的化合物與鐵發生反應得到單質銅。此為現代濕法冶金的先驅。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該反應可推測出銅能與稀硫酸反應
B. 該反應證明了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C. 若鐵足量,溶液的顏色將逐漸變為無色
D. 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歸納總結是非常有效的促進知識內化的方式。下列總結中正確的是( )
A. 油在鍋內燃燒用鍋蓋蓋滅和木材燃燒用水撲滅——滅火原理相同
B. 水沸騰有氣泡冒出與電解水有氣泡冒出——變化的原理相同
C. 自行車車架噴漆和鏈條涂油——防銹原理相同
D. 洗潔精除油污和汽油除油污——去污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與金屬有關的問題。
(1)鐵生銹是因為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__發生化學反應;
(2)向AgNO3、Cu(NO3)2、K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將少量濾渣放入稀鹽酸中時,產生氣泡。由此推斷,所得濾液中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C.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屬于同種元素,所以同種元素的原子一定具有相同的質子數
D.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四個,所以最外層電子數少于四個的原子一定是金屬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代文獻記載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下列記載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易經》—“澤中有火,上火下澤”
B. 《淮南萬畢術》—“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C. 《抱樸子》—“丹砂(HgS)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
D. 《天工開物》—“侯潮一過,明月天睛,半日曬出鹽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為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純凈物都是氧化物
B. 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守恒,所以制取氧氣的反應物中必須含有氧元素
C. 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D. 燃燒過程伴隨發光、放熱現象,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都是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
A. 將含有酸性物質的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 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C. 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內預留少量的水
D. 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里,人們有吃粽子的習俗。請回答:
(1)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富含的主要營養素是_____(填字母)。
A糖類 B蛋白質 C脂肪 D維生素
(2)包粽子的粽葉常選用蘆葦葉,種植蘆葦時,為了使其葉色濃綠、葉片發達,應施用的是_____(填“氮”、“磷”或“鉀”)肥。
(3)煮粽子時,未開鍋便能聞到淡淡的粽香,說明分子具有的特性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