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氦元素_____;
(2)三個銨根離子_____;
(3)氫氣_____;
(4)氯化鐵_____;
(5)3個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6)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
【答案】He 3NH4+ H2 FeCl3 3P2O5 H2O
【解析】
(1)①書寫元素符號時應注意:①有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②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氦的元素符號分別為He;
(2)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三個銨根離子可表示為:3NH4+;
(3)氫氣的化學式為H2;
(4)氯化鐵中鐵元素為+3價,氯元素為-1價,其化學式為FeCl3;
(5)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如五氧化二磷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為:P2O5,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3個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為3P2O5;
(6)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學式為:H2O。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標出下列帶橫線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
(1)MnO2________ K2MnO4_____ KMnO4_______ KCl____ Cu2(OH)2CO3_____ Fe2(SO4)3 _______ AgNO3______ (NH4)2SO4_______ Na2CO3 ________ Al2O3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
A. 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屬于氧化反應,則氧化反應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C. 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都達到了相對穩定結構,但最外層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D. 二氧化碳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火焰熄滅,則能使火焰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種無味的液體A裝入試管,用帶火星的木條試驗,無現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產生氣泡,生成了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C,使金屬E紅熱并伸入盛有氣體C、瓶底有少量液體D的集氣瓶中,金屬E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
(1)寫出它們的化學式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
(2)黑色粉末B是A的分解反應中的_____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所學及生活知識參與有關金屬制品探究。
(1)將以下金屬材料的冶煉按年代的先后順序排序_______(填序號),
A 鐵 B 青銅 C 鋁
從以上順序可以看出,金屬制品的出現順序與____________有關;
(2)西漢時期我國的勞動人民發明了“濕法煉銅”,在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曾青”是指銅的化合物),請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其冶煉原理:_______;
(3) 金屬鋁比鐵更耐腐蝕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廢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Na+、Mg2+、Fe3+六種離子中的幾種。為確定廢液中存在的離子,進行了下面實驗:
①取少量廢液,向廢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廢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無明顯現象;
③再取少量廢液,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請分析實驗后回答:
(1)廢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______,可能含有的離子是______;
(2)有同學認為實驗③可以省略,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金屬X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金屬Y和Z不能.將Y、Z分別投入鹽酸中,Y溶解并產生氣泡,Z無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X氧化物的化學式只能表示為XOB. Y能將X從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
C. 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單質形式存在D. 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X>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做完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了探究,請和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和_____;猜想三:Na2SO4和NaOH.猜想四:Na2SO4、NaOH和H2SO4。
(查閱資料)①Na2SO4溶液顯中性;②Al與強堿NaOH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NaAlO2)、水和氫氣。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甲同學實驗 | 取中和反應后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將表面反復打磨后的鋁片放入試管的溶液中 | 鋁片逐漸溶解,并有大量氣泡冒出 | 猜想二成立 |
乙同學實驗 | 取中和反應后的溶液少許于另一試管中,項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 溶液變_____色 | 猜想三成立 |
(交流反思)①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四不成立,理由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回答)。
②丙同學對甲同學實驗的準確性提出了疑義,其理由是_____。丙同學認為要想驗證猜想二是否成立,可以將藥品換為_____或_____(填兩類不同物質名稱),若通過觀察沒有氣泡產生,則可以證明猜想二_____。
③該組同學經過充分討論,一致認為猜想三成立,則甲同學的實驗是鋁片和_____發生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報道,某化工總廠發生氯氣泄漏事故,廠區周邊 300m 范圍內彌漫著刺激性氣味的黃綠色氣體, 消防官兵立刻進行了處理。已知氯氣能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氯氣的物理性質:_____。
(2)氯氣的化學性質:_____。
(3)上述事故發生時,人們應采取的應急措施有_____。(答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