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后,發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Ⅰ、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Ⅱ、探究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
實驗現象: , 結論:猜想一不正確
實驗步驟: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實驗現象: ____ 結論: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
【反思與拓展】
(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_____。
(2)有同學認為上述方案太復雜,單獨使用下列 (填序號)物質也能完成該實驗。
a.pH試紙 b.銅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銀溶液
(3)燒杯中的溶液未經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寫一條)。要處理燒杯內溶液,使其溶質只含有CaCl2,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老者生來脾氣躁,每逢喝水必高燒,高壽雖已九十八,性情依舊不可交”,這則迷語的謎底是濃硫酸。請回答:
(1)在稀釋濃硫酸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2)濃硫酸放置于空氣中一定時間,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如何變化,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一定”和“不一定”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物質跟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 B.只有一種物質參加的反應一定是分解反應
C.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 D.生成二種物質的反應不一定是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過氧化氫(H2O2)在催化劑二氧化錳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氣。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A.氣球脹大,紅墨水左移 B.氣球縮小,紅墨水右移
C.氣球脹大,紅墨水右移 D.氣球縮小,紅墨水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紅對暗紫色消毒粉A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B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
(2)寫出A受熱分解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些致癌物質:亞硝酸鹽、黃曲霉素、三四苯并芘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比如隔夜的剩菜中亞硝酸鈉(NaNO2)的含量會增加,地溝油以及霉變花生中都含有黃曲霉素(C17H12O6),而燒烤中三四苯并芘(C20H12)的含量也很高。
(1)上述三類致癌物中屬于無機物的是(用化學式表示) ;
(2)計算黃曲霉素和三四苯并芘各一個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個數比 ;
(3)請寫出一種日常生活中能降低癌癥發病率的做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可以用字母AB+CD=AD+CB來表示.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稀鹽酸與以下四種物質是否能發生復分解反應:
NaCl溶液 | K2CO3溶液 | AgNO3溶液 | NaOH溶液 |
(1)甲同學提出稀鹽酸與NaCl溶液是否發生復分解反應?乙同學認為不反應,因為這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所得的物質是一樣的.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乙同學的看法.
(2)甲乙設計了以下三個實驗,請你在空白處填寫相關內容: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實驗1 | 在K2CO3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
| 稀鹽酸與K2CO3溶液發生了復分解反應 |
實驗2 | 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
實驗3 | 在NaOH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 沒有明顯現象 | 甲乙同學:不發生反應 |
(3)寫出實驗2的化學方程式: .
(4)在實驗3中,甲乙兩同學因為觀察到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故判斷該反應不能進行,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他們的看法,若不同意,請設計實驗證明該反應能發生.可用試劑:NaOH溶液、稀鹽酸、石蕊試液.
實驗內容與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