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驗證“堿使酚酞試液變紅”的實驗時,發現一個意外現象:將酚酞試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變成了紅色,可是過一會兒紅色卻消失了。
【提出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紅色褪為無色?
【猜想與假設】他們分別對這種意外現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學:可能是酚酞與O2發生了反應;
乙同學:可能是NaOH溶液與空氣中的CO2發生了反應;
丙同學:可能與NaOH溶液濃度大小有關;
你認為可能還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寫一條即可)。
【設計實驗】三位同學分別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請你填寫下表。
實驗步驟 |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將NaOH溶液加熱煮沸 | 溶液變紅,過一會兒紅色消失 | 甲同學猜想__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 | |
2.向冷卻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
(2)乙同學設計如圖裝置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溶液的紅色褪去,于是認定自己的猜想正確。請寫出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學認為乙同學的實驗不夠嚴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
B. 冰、液態水、水蒸氣的組成都是H2O
C. 水結冰時體積膨脹,所以冰比液態水重,能沉入水底
D.凡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水,一定是純凈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活性炭凈水器的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色素、部分臭味
B.它能把硬水轉化成軟水
C.它要求水從下面進、從上面出是為了操作方便
D.它可以殺滅所有的細菌和吸收有毒重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對一些科學符號中數字的含義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錯誤的是( )
A. O2:可表示一個氧氣分子中有2個氧原子
B. 2C:可表示兩個碳原子
C. S2-:可表示一個硫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
D. NH3:可判斷出該物質中N、H元
素的個數比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符合題目要求的序號填空:
①氧氣;②空氣;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硫;⑤五氧化二磷;⑥四氧化三鐵。
(1)通常狀況下無色、無味的氣體是________;
(2)有刺激性氣味并且污染空氣的氣體是________;
(3)屬于黑色固體的是________;
(4)支持燃燒的氣體是________;
(5)屬于白色固體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