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知:Ca(HCO3)2 CaCO3 + C02 ↑ +H2O.下列圖象表示一定質量的Ca(HCO3)2受熱過程中某些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該過程的CaCO;不分解),其中不正確的是
A | B | C | D |
| | |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像與對應選項關系合理的是( )
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B.用相同質量的雙氧水來制取氧氣
C.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鹽酸至過量
D.某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人硝酸鉀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像與對應的表述不吻合的是 ( )
A.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
B.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
C.向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D.某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
A.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
B.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產生氧氣
C.用一定量的雙氧水制取氧氣
D.向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插入銅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數型圖像回答:
(1)圖一是用鹽酸和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反應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向鹽酸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mg時,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離子為 (填離子符號)
(2)圖二是20℃時,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燒杯中,逐滴加入10%的鹽酸,隨著鹽酸的加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與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關系
(3)①由圖可知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你的依據為
②甲同學用氫氧化鈉固體與稀鹽酸反應也能得到相同結論,乙同學認為不嚴密,因為
(3)圖三是a、d、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a與c的溶解度相交于P點,據圖回答:
①t1℃時,接近飽和的c物質溶液,在不改變溶液質量的條件下,可用 的方法達到飽和狀態
②將t2℃時,150g a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可以析出 g a物質。
(4)右圖托盤天平兩邊是等質量的鐵和鎂分別跟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反應,反應時間t與生成氫氣質量m的變化關系如圖四。
試回答:從開始反應到不再產生氣體為止,天平指針偏轉情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種新型綠色電池——燃料電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氣不斷輸入,直接氧化,使化學能直接轉變為電能,被稱為21世紀的“綠色”發電站。這三種氣體作為燃料的原因是( )
A.都是無毒、無害氣體 B.都可燃燒并放出大量的熱
C.燃燒產物均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