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2H2 + O2 2H2O中獲取的信息不正確的是( )
A.在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變化
B.在常溫下氫氣與氧氣混合就可以發生反應
C.4g氫氣與32g氧氣完全反應,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應前后,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數目都沒有改變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用右圖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先用彈簧夾夾住膠管,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集氣瓶內水面變化情況。實驗完畢,甲同學的集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空氣體積的1/5,乙同學的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空氣體積的1/5。下列對這兩種現象解釋合理的是 (填編號)。
①甲同學可能使用紅磷的量不足,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
②甲同學可能實驗前未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置漏氣
③乙同學可能沒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④乙同學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興趣小組同學又用下圖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他們把紅磷換成鎂條在集氣瓶中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發現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70%,他們的實驗操作規范無誤。請和他們一起分析:
①該實驗中,在集氣瓶底部鋪一層細沙的目的是。
②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不超過其容積的 %,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根據空氣的組成可推出減少的氣體中一定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時,甲、乙的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t1℃時,將50g水加入15g甲物質中,可得到65g溶液
D.要使接近飽和的乙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化學后,我們學會了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
(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分別為: 兩種原子中相等的是 (填序號)。
A.質子數
B.電子數
C.第一層電子數
D.第二層電子數
(2)保持一氧化碳化學性質的粒子名稱是。
(3)下圖是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的微觀模型圖,請在下圖方框中以圖示的方式完成該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圖中 表示氧原子,Ο表示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