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發生裝置的選擇要看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據反應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
(2)實驗室可用加熱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因此需要加熱;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發生下列反應:2NO+O2=2NO2,因此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3)根據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氫氣的密度比水小來分析.
解答 解:(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此反應為固體加熱反應,發生裝置選擇A;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該反應屬于固液常溫下反應,故選擇裝置B;檢查實驗室制氧氣裝置的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不漏氣.
故答案為:A;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B;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不漏氣;
(2)實驗室可用加熱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因此需要加熱;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發生下列反應:2NO+O2=2NO2,因此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A;C;
(3)用F裝置收集氧氣,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氧氣應從長導管a進入,用裝滿水的F裝置收集氫氣,因為氫氣密度小,所以氫氣應從短導管b進入,故答案:a;b.
點評 本題主要對氣體的制備的反應原理、發生裝置、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進行考查.學生平時要對實驗室制氣中氧氣、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制備進行歸納.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A | 檢驗ZnSO4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 | 加入鋅粒,觀察是否有氣泡 |
B | 鑒別濃硫酸和濃鹽酸 | 打開瓶蓋,看有無白霧 |
C | 除去Cu中的Fe | 加入過量的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 |
D | 除去氯化亞鐵溶液中的氯化銅 |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過濾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物質 | 亞硝酸鈉 | 氯化鈉 |
水溶性 | 易溶,在15℃時100g水中溶解亞硝酸鈉81.5g | 易溶,在15℃時100g水中溶解氯化鈉35.8g |
熔點 | 271℃ | 801℃ |
沸點 | 320℃會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氣體 | 1 413℃ |
跟稀鹽酸反應 | 放出紅棕色的氣體二氧化氮 | 無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濾時用玻璃棒輕輕攪動漏斗中液體,以加快過濾速率 | |
B. | 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 |
C. | 當原子失去或得到電子后,其性質發生了改變,但它所屬的元素種類不會改變 | |
D. | 多喝“高鈣牛奶”可給人體補鈣,這里的“鈣”應理解為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青蒿素是一種化合物 | |
B. | 青蒿素中碳、氫、氧原子個數比15:22:5 | |
C. | 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2 | |
D. |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