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實與對應的解釋相符合的是 .
A.空氣能被壓縮:分子體積可以變小
B.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C.結冰的水不能流動:0℃以下,水分子不再運動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100mL: .
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 |
專題: | 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
分析: |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
解答: | 解:A、空氣能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隔變小,氣體的體積減小,故選項解釋錯誤. B、甘蔗甜,苦瓜苦,是因為它們是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的,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C、分子總是在不斷的運動的,結冰的水中水分子仍是在不斷的運動的,故選項解釋錯誤.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100mL,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會互相占據分子之間的間隔. 故答案為:B;分子之間有間隔.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2%的氯化鈉溶液,如圖是小軍實驗操作過程示意圖:
(1)圖中1處明顯錯誤的操作是 (填序號),改正操作后,用上述顯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 .
(2)圖①中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 .
(3)配制時應選擇 (填“10”、“50”或“100”)mL的量筒來量取所需水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如圖是某同學學習物質結構層次后以氧氣為例進行的梳理,下列選項中與a、b、c相對應的是( )
| A. | 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 | B. | 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 |
| C. | 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 | D. | 核外電子、原子核、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Ⅰ、如圖1、2所示的一組實驗可用于研究燃燒的條件.查閱資料可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
(1)此組實驗燒杯中的熱水除提高溫度外,主要還起到 的作用.
(2)若將圖2中的白磷換成紅磷,不能觀察到燃燒現象,從而再次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3)如果白磷和紅磷靠近些,白磷先起火,紅磷會隨后著火,這是因為 .
(4)如圖3,用棉花分別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實驗初始階段發現 ,由此可以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Ⅱ、用圖4所示裝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與溫度變化的關系”.燒杯中未加NH4NO3溶解之前,導管中液面與燒杯中的平齊,將NH4NO3固體加入到水中攪拌,觀察到兩側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且右高左低.
(1)由于試管內氣體的壓強 (選填“增大”或“減小”),使得玻璃管內液面上升;
(2)NH4NO3固體溶于水 (選填“放出”或“吸收”)熱量;
(3)活性炭吸附氣體的能力隨溫度降低 而增強.
(4)如果將NH4NO3固體換成 ,則燒杯中的導管口會冒出氣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中A、B都由兩種元素組成,且組成元素相同。C、D均為氣體單質,人和動物吸入C后,體內的營養物質會發生緩慢氧化,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B 。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 ;
③ 。
(3)A、B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性質不同,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欲將粗鹽提純,再配制質量分數一定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過濾時玻璃棒輕輕斜靠在單層濾紙一邊 |
| B. | 配制溶液時需要經過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等步驟 |
| C. | 蒸發濾液時,待蒸發皿中濾液蒸干時,即停止加熱 |
| D. | 配制溶液時必備的儀器有托盤天平、酒精燈、量筒、燒杯、玻璃棒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