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其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稱量—計算—量取—溶解 | B.計算—稱量—量取—溶解 |
C.計算—稱量—溶解—量取 | D.量取—計算—稱量—溶解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肥對提高糧食產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CO(NH2)2]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工業上生產
尿素的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 尿素屬于氮肥 ② 尿素中C、O、N、H的原子個數比為1:1:1:2
③ 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沒有改變 ④ 生產尿素的反應中,A與B的質量比為17:22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有效成分。下列關于乙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乙酸由 |
B.一個乙酸分子中含有 8個原子 |
C.乙酸 |
D.乙酸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 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B.鹽酸清洗鐵銹后溶液變為淡綠色
C.鎂和稀鹽酸反應產生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熱量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固體(不含結晶水),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加熱到50℃時現象如圖2(不考慮水分蒸發),甲、乙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1中乙溶液一定不飽和
B. 圖2中兩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C. 圖3中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線
D. 圖2中兩溶液降溫至30℃一定都不會析出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題中所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題中字母所代表物質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
(1)A、B均由兩種相同元素組成。
① 若A發生分解反應能生成B,則A的化學式為 。
② 若A發生化合反應能生成B,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 若D分別與不同類別的兩種物質發生反應能生成A、B。其反應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
。
(2)E、F、G均由3種元素組成。E與F、E與G能發生化學反應,F與G能相互轉化。且它們屬于不同的物質分類(酸、堿、鹽、氧化物)。則它們的化學式分別為E ;F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KOH溶液中含有H2O、K+、OH-、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某化學興趣小組想探究KOH溶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的原因。
【提出問題】KOH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猜想】猜想1:KOH溶液中的H2O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猜想2:KOH溶液中的K+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猜想3:KOH溶液中的 ▲ (填化學式)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①用試管取少量蒸餾水,滴入1-2滴無色酚酞試液 | 反應② 試管內溶液不變色 | 猜想1不成立 |
②用試管取少量KCI溶液,滴入1-2滴無色酚酞試液 | ________▲________ | 猜想2不成立 |
③_______▲_________,滴入1-2滴無色酚酞試液 | 試管內溶液變紅 | ________▲________ |
【討論反思】有同學認為猜想①不需要實驗驗證就可以排除,你認為該同學理由是
____▲____。
【拓展】①向Ba(OH)2溶液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