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一實驗事實: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不但有銅生成,而且有較多
的氣體產生。為確定氣體的成分,進行下列實驗探究。
(一)探究:從物質組成元素角度分析,氣體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種或幾種。
(二)實驗:
(1)甲同學為確定是否含有SO2,他將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顏色未發生變化,則該氣體中 SO2(填“有”或“無”)。
(2)乙同學認為只有O2,則可用是 來檢驗。實驗證明乙同學的觀點不正確
(3)丙同學為判斷是否含有O2,同時確定氣體成分,通過查閱資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為碘單質。于是他設計了如下的實驗裝置:
(三)實驗現象與結論:A中觀察到 ,證明無O2;
B中觀察到 ,證明該氣體是H2。
(四)實驗反思:
(4)大家認為丙同學在加熱之前,應對氣體先 以確保安全。
(5)由上述實驗可知,硫酸銅溶液顯 性(填“酸”或“堿”)。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重慶山峽博物館最近啟用新購置的“真空充氮殺蟲滅菌消毒機”來處理和保護文物,將文物放入該機器內(氮氣濃度:99.99%),密封三天,好氧菌和絲狀霉菌都被殺滅,下列有關氮氣在該機器內的工作原理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氮氣難溶于水
B. 高濃度的氮氣能抑制菌類的生長
C.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
D. 氮氣不能供給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學中的四種常見物質,丁是甲與乙、乙與丙反應的生成物之一(反應條件均已略去),轉化關系如圖:
(1)常溫下,若丁為紅色粉末,甲為黑色粉末,則丙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與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丁為常見難溶性鹽,常溫下甲為氣體,則丙所屬的物質類別是________(選填: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甲與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催化劑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
B.催化劑在反應前后性質和質量均不改交
C.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
D.一個反應只能有一種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題后的橫線上簡要說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傾倒細口瓶里的藥液時,標簽沒有向著手心 。
(2)試管底部與酒精燈焰心部位接觸 。
(3)將塊狀固體直接丟進試管 。
(4)膠頭滴管平放或倒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些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均略去),其中A為天然氣的主要成分,C為相對分支質量最小的氧化物,F為紅棕色粉末,G為最常見的金屬,B、D、E均為無色氣體.請回答:
(1)X是 _________ (填一種物質化學式);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C→D+E: ,
②A+E→B+C: _____ ____ ;
(3)曹君宇同學將一定量的G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溶液底部仍有固體存在,則溶液底部的固體組成可能是___ 或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產息息相關,請運用化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的地方干得快一些的主要原因是
宋代詩人于謙托物言志詩詞《石灰吟》:“①千錘百鑿出深山;②烈火焚燒若等閑。③ 粉身碎骨渾不 怕;④要留清白在人間!”從化學角度看,②③④分別描寫了石灰從生產到使用過程的三個化學變化,請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②
③
④
不法分子在銅片表面鍍銀制造假銀元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數量不斷增加,給人們出行帶來很多方便。
(1)下列汽車配件及用品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填字母序號,下同)__________,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
a.塑代鋼外殼 b.玻璃車窗 c.橡膠輪胎 d.真皮座椅 e.錳鋼底座
(2)汽車表面噴漆主要是為了防銹,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太陽能汽車已經上市。與傳統汽車相比,低碳環保,真正實現了零排放。制造太陽能汽車所用的太陽能電池需要大量的單質硅。單質硅是由石英固體(Si02)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的,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