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下列反應中,既不是化合反應又不是分解反應的是(  )
A.氨氣+水+二氧化碳→碳酸氫銨B.碳酸→水+二氧化碳
C.氫氣+氯氣→氯化氫D.乙烯+氧氣→二氧化碳+水

分析 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其特點可總結為“多變一”;分解反應:一種物質反應后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其特點可總結為“一變多”;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氨氣+水+二氧化碳→碳酸氫銨,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
B、碳酸→水+二氧化碳,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
C、氫氣+氯氣→氯化氫,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
D、乙烯+氧氣→二氧化碳+水,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不屬于化合反應;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不符合“一變多”的特征,不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合反應的特征(“多變一”)、分解反應的特征(“一變多”)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將白磷和紅磷分裝于Y形試管的2個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氣球,將2個支管同時伸入同一深度的熱水中.
(1)燃燒的是a(填“a”、“b”、或“c”)處,該處燃著的磷會很快熄滅,原因可能是B.
(2)管口的小氣球可以防止)P2O5(填化學式)進入空氣,從而使該實驗綠色化.
(3)若a處裝濃氨水,而b處裝無色酚酞,一段時間會觀察到b(填“a”、“b”)處變紅色,用分子的觀點解釋這一現象:氨分子不斷運動,運動至b處,酚酞就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其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D.鋁箔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和耀眼的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用適當的數字和符號填寫或由化學式寫物質名稱:
2個碳原子2C5個水分子5H2O
-2價硫元素$\stackrel{-2}{S}$硫酸根離子SO42-食鹽(氯化鈉)NaCl
四氯化碳CCl4;3個鋁離子3Al3+.AgCl氯化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事實與氧氣化學性質無關的是(  )
A.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氧氣可以供給呼吸
C.紅磷能在空氣中燃燒D.用向上排氣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如圖所示,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①在集氣瓶中加少量水  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在燃燒匙中裝磷,夾緊止水夾④點燃紅磷,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塞緊橡皮塞 ⑤集氣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
(1)步驟④中觀察到的現象為發出黃光,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
(2)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3)步驟⑤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水進入集氣瓶且約占集氣瓶剩余體積的五分之一;
(4)該實驗得出空氣組成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
(5)若實驗結果液面偏低,其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紅磷的量不足等(寫兩點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通過探究可知,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相比…B
A、組成完成相同      B、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較低
C、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      D、水蒸氣含量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
【學生板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Ⅰ.定性探究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呢?
猜    想】針對疑問大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認為不合理的猜想是哪一種并說出理由猜想四,稀硫酸和氫氧化鈉不能共存.
【繼續實驗】(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氫氧化鈉.
(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分別進行如下三組探究實驗.
實驗方案測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試紙變色,比照比色卡,pH<7產生氣泡產生白色沉淀
實驗結論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上述三個實驗探究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過反思發現了這兩處錯誤:(1)實驗操作中明顯的一處錯誤是把pH試紙浸入溶液中;
(2)實驗方案探究中也有一個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原因是滴加BaCl2溶液時,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溶液中有硫酸,因為硫酸鈉能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和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家中燒開水的鋁壺和盛放開水的暖瓶,使用時間長了易結水垢.原因是硬水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的鈣和鎂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氫鈣[Ca(HCO32]受熱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氣體,還生成一種難溶于水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主要成分.
[產生問題]碳酸氫鈣受熱分解除了生成水以外,另外兩種生成物是什么?
[提出假設]
①小楠同學認為生成難溶于水的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鈣.
②小卓同學認為生成物中的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碳.
[實驗與事實]依據猜想他們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
驗證猜想的①方案①把適量難溶于水的化合物置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②把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氣泡生成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驗證猜想②的方案取少量硬水于試管并加熱,將生成氣體通入
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解釋與結論]: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鈣.
請寫出Ca(HCO32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同性三人交 | 日韩 国产 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视频 | 在线国产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加勒比 | 久久99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免费看 | 黄色片子视频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 91小视频 | 久久大陆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毛片 |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观看 | 免费观看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理论 | 色视频免费看 |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 成人三级黄色 | 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夜色 | 日本1区2区 | 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 久久久精品一区 | 日韩电影在线看 | 国产激情美女久久久久久吹潮 | 久久久国产精品x99av | baoyu133. con永久免费视频 | 蜜桃色网 | 国产美女久久久 | 2018天天操夜夜操 | 日韩国产欧美视频 | 裸体喂奶一级裸片 | 成人在线国产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欧美自拍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