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將6.8gCu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銅不參加反應,反應后固體的質量減少是因Cu2O→Cu引起的,宜用差量法解答.
解答 解:(1)設原固體中Cu2O的質量為x,反應生成CuSO4的質量為y
Cu2O+H2SO4═CuSO4+Cu+H2O
144 160 64 144-64=80
x y 6.8g-4.8g=2g
$\frac{144}{x}=\frac{160}{y}=\frac{80}{2g}$
x=3.6g,y=4g
所得濾液的質量:6.8g+23g+15g-4.8g=40g
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frac{4g}{40g}×100%$=10%.
答:原固體中氧化亞銅的質量為3.6g;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
點評 差量法就是根據化學方程式,利用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差與反應中反應物、生成物的量成比例的關系進行計算的一種捷徑.該方法的關鍵是分析反應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差量與某些量之間的比例關系,然后再由比例式求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點對應的溶液的溶質只有NaCl,加入石蕊或酚酞都不變色 | |
B. | b點表示稀鹽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質量一定相同 | |
C. | a到c的過程中,NaCl逐漸增加 | |
D. | 反應進行到b點時放出的熱量達到最大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 B.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 ||
C. |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 | D. | 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雜試劑或方法 |
A | KCl | MnO2 | 溶解、過濾、蒸發 |
B | NaCl | Na2CO3 | 加入適量稀硫酸、蒸發 |
C | Cu | CuO | 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 |
D | CaO | CaCO3 | 高溫煅燒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實驗是將稀硫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 | |
B. | 曲線上A點的溶液里溶質有H2SO4、Na2SO4和NaOH | |
C. | 取曲線上M點的溶液,向其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 | |
D. | 曲線上B點的溶液里溶質有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