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溶解過程需要燒杯和玻璃棒來分析.
(2)若溶質質量偏小,將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若溶劑質量偏大也會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據此回答.
解答 解:
(1)溶解是需要用到燒杯和玻璃棒;
(2)A.氯化鈉固體不純,造成溶質少了,將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B.固體倒入燒杯時灑落,造成溶質少了,將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C.配制時燒杯不干燥,造成溶劑質量偏大,將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D.裝瓶時有液體濺出,溶質質量分數無影響;
答案:(1)燒杯、玻璃棒;(2)AB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分析實驗過程的能力,實驗操作不規范時,容易出現各種錯誤,因此正確的分析、解釋實驗過程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摸手感 | B. | 燃燒法 | C. | 聞氣味 | D. | 是否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A | 證明某氣體是二氧化碳 |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觀察到木條火焰熄滅 |
B | 證明酸和堿恰好中和 | 向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鹽酸,溶液最終呈無色 |
C | 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 將白磷放入80℃熱水中,不燃燒,通入氧氣后白磷燃燒 |
D | 證明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Fe>Cu>Ag | 將兩根光亮鐵絲分別伸入硝酸銀和硫酸銅的溶液中,硝酸銀溶液中的鐵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附著,另一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附著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質 | X | Y | Z | Q |
反應前質量/g | 35 | 20 | 8 | 10 |
反應后質量/g | 15 | 20 | 23 | 待測 |
A. | Y是該反應中的催化劑 | B. | 待測的質量是7克 | ||
C. | 參加反應的X、Z的質量比是4:3 | D. | 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作為發電時用的燃料 | B. | 充入燈泡作保護氣 | ||
C. | 作為火箭發射的推進劑 | D. | 醫療上可作為危重病人的急救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