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A-G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A的濃溶液能揮發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和鐵粉、氫氧化鈉會反應,所以A是鹽酸,從C→D的反應過程中有藍色沉淀生成,依據復分解反應原理可知C中含有銅離子,鹽酸和F會生成含有銅離子的C,所以F可以是氧化銅或氫氧化銅,C就是氯化銅,氯化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也會生成氯化鈉和水,所以D是氯化鈉,氯化銅和鐵粉反應會生成氯化亞鐵,鹽酸和鐵反應會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所以B是氯化亞鐵,E為白色沉淀,A、B、D中都含有氯離子,和G反應會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硝酸銀,然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G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A的濃溶液能揮發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和鐵粉、氫氧化鈉會反應,所以A是鹽酸,從C→D的反應過程中有藍色沉淀生成,依據復分解反應原理可知C中含有銅離子,鹽酸和F會生成含有銅離子的C,所以F可以是氧化銅或氫氧化銅,C就是氯化銅,氯化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也會生成氯化鈉和水,所以D是氯化鈉,氯化銅和鐵粉反應會生成氯化亞鐵,鹽酸和鐵反應會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所以B是氯化亞鐵,E為白色沉淀,A、B、D中都含有氯離子,和G反應會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硝酸銀,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A是HCl,G是AgNO3;
(2)D→E的反應是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化學方程式為:NaCl+AgNO3=NaNO3+AgCl↓;
(3)C→B的反應是氯化銅和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化學方程式為:CuCl2+Fe=Cu+FeCl2.
故答案為:(1)HCl,AgNO3;
(2)NaCl+AgNO3=NaNO3+AgCl↓;
(3)CuCl2+Fe=Cu+FeCl2.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③①④②⑤ | B. | ①③④②⑤ | C. | ④①②⑤③ | D. | ①④③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適量該漂白液與燒杯中,放入有色布條 | 布條沒有明顯變化 | 該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
實驗步驟 | 預期實驗現象 | 實驗目的或預期結論 |
步驟①;取少量該漂白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靜置,觀察 | 產生白色沉淀 | 目的: 驗證并除去Na2CO3 |
步驟②: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觀察 | 試液變紅 | 結論: 小潔猜想成立;否則,另一位同學猜想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 | ![]() | ![]() | ![]() |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 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氣體是氧氣 | 不同物質著火點不同 | 向小試管中加入適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側液面上升、右側液面下降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