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水和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自然界中的水過濾后即變成純水 B. 硬水和軟水可用肥皂水來鑒別
C. 水是一種常見的溶劑 D. 洗潔精洗滌油污時發生了乳化作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物質的化學式、名稱、俗名、分類不完全對應的是
A. NaCl 氯化鈉 食鹽 鹽類 B. CaO 氧化鈣 熟石灰 氧化物
C. Na2CO3 碳酸鈉 純堿 鹽類 D. NaOH 氫氧化鈉 燒堿 堿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銅是人類最早利用的金屬之一。
(1)下列銅制品中,利用金屬導熱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
A.銅質獎牌 B.
銅導線 C.
銅火鍋
(2)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制取海綿銅(Cu),并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①過程Ⅱ中分離操作的名稱是________。
②過程Ⅲ中有氣體產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E中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固休A,B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1)10℃時,10g水中分別溶解A、B達飽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質是
(2)當A、B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時,溶液的溫度是
(3)把100 g質量分數10%的B溶液從30℃降溫到10℃,此時B溶液的質量分數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補鈣品(有效成分為碳酸鈣,其它成分不含鈣元素)的說明中標明含鈣量為30%.李琳同學為了檢驗該產品,取l0g補鈣品放入100g稀鹽酸中,HCl與補鈣品的有效成分剛好完全反應(其它成分不與鹽酸反應).反應后剩余固體和液體的總質量比反應前減少了2.2g.求:
(1)補鈣品中實際含鈣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2)所用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結合下列實驗常用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可采用的發生裝置為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采用的裝置組合為______________,若要使反應停止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證明氫氧化鈣溶液與稀鹽酸能發生反應,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也能發生反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前活塞和彈簧夾K處于關閉狀態)。
實驗一:氫氧化鈣溶液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鹽酸逐滴滴加入A中錐形瓶,觀察到______________的現象時,關閉活塞,證明氫氧化鈣溶液與稀鹽酸發生反應;
實驗二: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將注射器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推入B中錐形瓶,過一段時間后,打開彈簧夾K,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并且溶液呈紅色,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確實發生了反應。請寫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錐形瓶B中溶液最后呈紅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證明氫氧化鈉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丁、戊5種物質,由氫、碳、氧、氯、鈣5種元素中的2~3種組成。
(1)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2)乙、丙組成元素相同,乙燃燒能生成丙。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
(3)通過下列反應可生成丁,請在方框中補全丁的微粒圖示。_______
(4)如圖所示,進行以下實驗操作:
① 首先打開K,在盛有少量固體甲的瓶中加入過量丁的溶液,觀察到Ⅰ中有氣泡,Ⅱ中溶液變渾濁。則Ⅰ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然后關閉 K,Ⅰ中液體流入Ⅱ中,則Ⅱ中產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檳榔芋皮上含有一種堿性的物質——皂角素,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你認為以下物質適合用來涂抹止癢的是( )
A. 食鹽水 B. 肥皂水 C. 硫酸溶液 D. 食醋(含有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