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進行探究:

(1)如圖甲所示裝置和藥品進行實驗,集氣瓶中發生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紅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或4P+5O
2$\frac{\underline{\;點燃\;}}{\;}$2P
2O
5,實驗中可觀察到紅磷燃燒的現象是產生大量的白煙.
(2)該組同學做了6次實驗,整理數據如下:
| 1 | 2 | 3 | 4 | 5 | 6 |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注:集氣瓶容積為100mL)通過6次實驗,該組同學探究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或20%,該組同學通過多次實驗得出結論的目的是多次實驗,減小誤差,通過該實驗還可以推斷出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物理性質是難溶于水,化學性質是不能燃燒(或不支持燃燒).
(3)小林同學利用甲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操作會使測定結果偏小的是AD(填序號??A實驗裝置可能漏氣???????B實驗中所取的紅磷過量
C?實驗前沒有將彈簧夾夾緊??D?紅磷燃燒結束后,沒等裝置冷卻就打開彈簧夾
(4)小明同學認為可用木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麗同學認為不可以,其原因是木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氣體,集氣瓶內氣壓幾乎不變,水不會倒吸,小強同學預先在集氣瓶內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用木炭做實驗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5)小芳同學用鎂條代替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結果卻發現倒吸的水量遠遠超過剛才實驗的體積.小組內的同學幫她仔細檢查,發現裝置的氣密性及操作步驟均無問題.你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鎂條能與氮氣反應.
(6)小組內同學查閱資料后知道白磷40℃即燃燒,燃燒產物與紅磷相同,于是采用改進后的乙裝置進行重新探究.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10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30mL的水,再按圖連好儀器,按下熱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點燃.
①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水面的變化是先下降后上升,若實驗非常成功,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44mL.
②你認為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水有哪些作用?abc(填序號)
a.加快集氣瓶冷卻 b.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 c.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