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題意,已知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21%,小蘭同學用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驗證,實驗后發現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小于$\frac{1}{5}$,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1)紅磷的量不足;(2)瓶內氧氣沒有耗盡;(3)裝置漏氣(如塞子未塞緊、燃燒匙與橡皮塞之間有縫隙等),使外界空氣進入瓶內;(4)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使進入瓶內的水的體積減少.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造成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小于$\frac{1}{5}$結果的可能原因:(1)紅磷的量不足;(2)瓶內氧氣沒有耗盡;(3)裝置漏氣(如塞子未塞緊、燃燒匙與橡皮塞之間有縫隙等),使外界空氣進入瓶內;(4)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使進入瓶內的水的體積減少.
故答案為:①裝置漏氣;②紅磷的量不足;③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點評 了解實驗數據的處理或者誤差分析的方法及技巧;了解用紅磷測定氧氣在空氣中含量的實驗的注意事項.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生活中的現象 | 解釋 | |
A | 墻內開花墻外香 | 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
B | 香水、汽油要密閉保存 | 分子質量很小,故液體均易揮發 |
C | 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干得快 | 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 |
D | 石油氣可貯存在鋼瓶中 | 分子間有間隔,加壓使得間隔變小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加二氧化錳就不會產生氧氣 | |
B. | 反應裝置中不需要在試管口加棉花 | |
C. | 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生成的氣體,木條不復燃 | |
D. | 發生反應后二氧化錳質量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