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a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
B. c點溶液中溶質為Zn(NO3)2
C.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
D. d點存在的金屬有Ag和Cu兩種
B 【解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Zn>Cu>Ag,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與兩種溶質依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銀的過程是溶液質量減少的過程; Zn+Cu(NO3)2=Zn(NO3)2+Cu 65...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巢湖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石膏(CaSO4•2H2O)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工業材料和建筑材料,工業上用含SO2的煙氣制備石膏的簡要流程圖如下:
(1)在反應①時,常將NaOH噴成霧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稱是__________,在實驗室里進行該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CaSO3不易溶于水,它屬于________(填“酸”、“堿”、“鹽”或“氧化物”),其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產流程中生成的______________可循環利用,節約成本.
增大與二氧化硫的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 . 過濾 , 引流 . 鹽 +4 , 2CaSO3+O2=2CaSO4 . 氫氧化鈉溶液 【解析】本題是流程題。解題的關鍵是讀懂流程,解答題目時先看解答的問題是什么,然后帶著問題去讀流程圖進而去尋找解答有用的信息,提高信息捕捉的有效性。 (1)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大或者吸收效率越高,所以在反應①時,常將NaOH噴成霧狀,這樣增大與二氧化硫的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洛江區2018屆初三化學模擬考試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此話的意思是說:做人必須腳踏實地,事業才能有成;燃燒固體燃料需要架空,燃燒才能更旺.從燃燒的條件看,“火要虛”的實質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熱值 B. 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 D. 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D 【解析】試題分析:充分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和足夠大的接觸面。火要虛是指增大接觸面,因此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錫東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質中的一種鹽來處理絲綢,這種鹽是 ( )
A. 熟石灰 B. 乙醇 C. 碳酸鉀 D. 燒堿
C 【解析】A、熟石灰是由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堿,錯誤;B、乙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錯誤;C、碳酸鉀是由鉀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正確;D、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是由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堿,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錫北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高純氧化鐵可作現代電子工業的材料。以下是以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FeO、SiO2)為原料制備高純氧化鐵(Fe2O3)的生產流程圖。
(1)實驗室中,操作1、操作2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_____等。
(2)濾液1中主要的陽離子是 ______________。(寫2種)
(3)濾液1中加氨水要適量,若氨水不足,則硫酸不能完全反應;若氨水過量,則__________________。
(4)濾液2中可回收的產品是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5)寫出在空氣中煅燒FeCO3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漏斗 Fe2+、H+ 會生成Fe(OH)2(或Fe(OH)3) (NH4)2SO4 4FeCO3+O22Fe2O3+4CO2 【解析】(1)據圖可以看出,經過操作Ⅰ、操作Ⅱ得到的是濾液和固體,故是過濾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漏斗; (2)一氧化碳能將氧化鐵還原為鐵,將氧化亞鐵還原為鐵,故硫鐵礦高溫通入一氧化碳得到的固體中主要含有的是鐵,稀硫酸能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錫北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如圖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將乙的飽和溶液過濾,能得到不飽和溶液
B. t1℃時,甲溶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
C. t2℃185g甲溶液降溫至t1℃時,能析出49g晶體
D. 將26%的甲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D 【解析】A、將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劑或者是改變溫度。將乙的飽和溶液過濾,不能得到不飽和溶液,說法錯誤;B、由圖可知t1℃時,甲、乙溶解度相等。t1℃時,甲溶液、乙溶液是否飽和不清楚,溶質質量是否相等無法判斷,說法錯誤;C、t2℃185g甲溶液是否飽和不清楚,故將t2℃185g甲溶液降溫至t1℃時,能析出49g晶體,說法錯誤;D、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36g,飽和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屆九年級5月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小組同學對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的某些性質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①三種溶液的酸堿性?
②它們與酸反應時溶液的pH如何變化?
【查閱資料】
pH | 2~3 | 4~6 | 7 | 8~9 | 10~11 | 12~14 |
紫甘藍汁液顯示的顏色 | 紫紅 | 淺紫 | 紫色 | 藍色 | 綠色 | 黃色 |
【實驗1】向等體積、等濃度的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中,分別加入幾滴紫甘藍汁液,同時用蒸餾水進行對比實驗,觀察并記錄現象如下:
液體名稱 | 蒸餾水 | 碳酸氫鈉溶液 | 碳酸鈉溶液 | 氫氧化鈉溶液 |
紫甘藍汁液顯示的顏色 | 紫色 | 藍色 | 綠色 | 黃色 |
【實驗2】向一定體積、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測得pH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實驗3】向等體積、含等碳原子數的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溶液中,分別逐滴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測得pH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如圖2、圖3所示。將圖2與圖3的陰影部分進行疊加,發現兩者基本重合。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得出三種溶液的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
(2)實驗2證明了氫氧化鈉能與鹽酸發生反應,其理由是_________,實驗結束,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紫甘藍汁液,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
(3)實驗3中,b點的溶質為_________,c點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4)依據實驗3獲取的信息,鑒別Na2CO3和NaHCO3固體的實驗方案為_________。
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 實驗過程中溶液的pH由大于7到小于7,說明氫氧化鈉被消耗 溶液變為紫紅色 NaCl、HCl NaHCO3+ HCl=NaCl+ H2O+CO2↑ 取兩種固體加水配成溶液,分別逐滴加入鹽酸,若立即產生氣泡則為碳酸氫鈉,若開始無氣泡,一段時間后有氣泡,則為碳酸鈉。 【解析】(1)碳酸氫鈉溶液使紫甘藍汁液變藍,其PH在8~9間,碳酸鈉溶液使紫甘藍汁液變綠,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屆九年級5月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純凈物X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X+3O2 點燃 2CO2+2H2O,則X的化學式為
A. C2H2 B. C2H4 C. C2H6O D. C2H6
B 【解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X+3O22CO2+2H2O,反應前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0、0、6,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2、4、6,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每個X分子由2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C2H4。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河北區2018屆九年級會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已知碳酸鎂在空氣中煅燒可生成氧化鎂和二氧化碳。現有鎂粉和碳酸鎂混合物,將該混合物充分煅燒。若煅燒前后固體質量不變,則原混合物中鎂粉所占的質量分數為
A. 22% B. 44%
C. 66% D. 88%
B 【解析】【解析】 設原混合物中鎂的質量為x,碳酸鎂的質量為y, ①2Mg+O22MgO,②MgCO3MgO+CO2↑, 48 80 84 40 x y 反應①中剩余固體質量為:,反應②中剩余固體質量為:, 根據題意得:+=x+y,解得:x:y=11:14, 則原混合物中鎂粉的質量分數為:×100%=44%。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