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此話的意思是說:做人必須腳踏實地,事業才能有成;燃燒固體燃料需要架空,燃燒才能更旺.從燃燒的條件看,“火要虛”的實質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熱值 B. 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 D. 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D 【解析】試題分析:充分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和足夠大的接觸面。火要虛是指增大接觸面,因此選D。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實驗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適應性練習(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A. 幾塊烘烤過的木炭使紅墨水褪色
B.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
C.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
D. 酚醛塑料(俗稱電木)受熱后熔化
D 【解析】A、木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正確; 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正確; C、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正確; D、電木具有熱固性,故受熱后不會熔化,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巢湖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帶一路”是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賦予古絲綢之路嶄新的時代內涵,古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發明和技術傳送到國外,下列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稻草造紙 B. 使用火藥 C. 蠶絲織布 D. 冶煉金屬
C 【解析】試題分析:A、需要使用藥品將木頭分解為木質纖維,生成了新物質,化學變化;B、火藥燃燒后生成了新物質,化學變化;C、沒有生成新物質,物理變化;D、將金屬化合物還原為金屬,生成了新物質,化學變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福州市和泉州七中2017-2018學年九年級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預防甲型H1N1流感,學校為每個班買了兩只體溫計。學了化學之后,我認為每次測量體溫后最適合給體溫計消毒的方法是( )
A. 用自來水沖洗 B. 在沸水中煮20~30分鐘
C. 用醫用酒精棉球擦拭 D. 在酒精燈火焰上燒烤
C 【解析】最適合給體溫計消毒的方法是用醫用酒精棉球擦拭,用自來水沖洗達不到消毒的目的,沸水中煮或在酒精燈火焰上燒烤有可能使體溫計玻璃泡炸裂。故選C。 點睛∶用醫用酒精消毒是醫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既簡單又方便。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洛江區2018屆初三化學模擬考試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個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鹽酸至過量 | B.某溫度時,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 C.向兩份完全相同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鋅粉、鎂粉 | D.將水通電一段時間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鹽酸至過量后,溶液的pH接近2,但不會小于2,故錯誤; B.由于氧化鈣與飽和溶液中的水發生反應而使溶液減少了水,飽和溶液的溶劑減少會造成溶質析出;溶液的溶質、溶劑都在減少,溶液的質量也在減少,氧化鈣溶于水同時放出大量的熱,氫氧化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導致溶質質量大幅度減少。隨著溫度恢復至原溫度時,溶解度增大溶質質量增加,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錫東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海洋是一個遠未完全開發的巨大化學資源寶庫,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工業上從海水中可提取許多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科技等方面的物質和原料。
Ι.從海水中獲得淡水
下列方法常用于海水淡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蒸餾法 B.吸附法 C.沉淀法 D.過濾法
Ⅱ.從海水中提取溴(Br2)
工業上通常是將氯氣通入海水曬鹽后的母液中,將溶液中的溴化鈉(NaBr)轉化為溴單質(Br2),然后鼓入熱空氣,使溴單質(Br2)從溶液中揮發出來,冷凝后得到粗溴。該過程中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
Ⅲ.從海水中提取金屬鎂
鎂及其合金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金屬材料,工業上從海水曬鹽后的母液中提取鎂的主要流程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石灰乳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2)Mg(OH)2中加入試劑a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b是在HCl氣體氛圍中高溫灼燒進行的。若直接灼燒MgCl2·6H2O晶體,則生成MgO和另外兩種化合物,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Ⅳ.以海水中提取的食鹽為原料制備純堿
制備過程中主要涉及以下三步反應:
① CO2+NH3+H2O ══NH4HCO3
② NH4HCO3 + NaCl══NaHCO3 ↓ + NH4Cl
③ 2NaHCO3 Na2CO3+ CO2 ↑ + H2O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制備過程中可以直接循環回收利用的物質是H2O和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室里證明反應③中的NaHCO3已完全分解的具體操作是________。
(3)某化學興趣小組認為,在碳酸氫鈉完全分解的情況下,所得的純堿中也會混有來自反應②中的雜質,為此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a.取2.2g純堿樣品,加水完全溶解得100g溶液;
b.配制100g 3.65%的稀鹽酸;
c.取上述一種溶液25g于錐形瓶中,再將另一種溶液逐滴加入錐形瓶內,反應后溶液的pH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
步驟c中當滴入另一種溶液為10g時,錐形瓶內物質恰好完全反應。則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
A Cl2 + NaBr ══ NaCl + Br2 置換反應 Ca(OH)2 2HCl+ Mg(OH)2══ MgCl2+ 2H2O MgCl2·6H2OMgO + 2HCl↑+5H2O↑ CO2 取分解后的樣品,繼續在坩堝中加熱灼燒,發現固體質量不發生變化,說明分解完全。(或取分解后的樣品,放試管中加熱,沒有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說明分解完全) 96.4 % 【解析】Ι.過濾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錫東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試劑和操作都正確的是 ( )
序號 | 物質 | 雜質 | 試劑 | 操作 |
A | NaCl溶液 | CuCl2 | NaOH溶液 | 洗氣 |
B | MnO2 | KCl | 水 | 過濾 |
C | CaCO3 | CaO | 稀鹽酸 | 過濾 |
D | CO2 | HCl | NaOH溶液 | 洗氣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物質的除雜原則為所加試劑與雜質反應的同時不能引進新的雜質,主要物質可以多但不能少;A選項中可能引進新雜質氫氧化鈉,操作洗氣是錯誤的敘述;B選項二氧化錳難溶于水,氯化鉀能溶于過濾能達到除雜的目的;C選項碳酸鈣和氧化鈣都能與鹽酸反應,造成主要物質減少;D選項二氧化碳和氯化氫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故答案選擇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錫北片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a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
B. c點溶液中溶質為Zn(NO3)2
C.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
D. d點存在的金屬有Ag和Cu兩種
B 【解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Zn>Cu>Ag,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與兩種溶質依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銀的過程是溶液質量減少的過程; Zn+Cu(NO3)2=Zn(NO3)2+Cu 65...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煙臺龍口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是初中常見化學物質間的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A~E均為氧化物,且A、C組成元素相同,E中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7:3,甲、乙、丙、丁均為單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F的化學式可能是 。
(2)反應①中B物質的作用是 。
(3) 反應①~⑤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
(4)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 。
(1)HCl(或H2SO4) (2)催化作用 (3)③⑤(4)3C+2Fe2O34Fe+3CO2↑ 【解析】 試題分析:A、C組成元素相同,且都是氧化物,說明A是過氧化氫和C是水,乙是氧氣,水會發生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所以甲是氫氣,丙能夠獲得氫氣,說明丙是金屬,所以⑤是冶煉金屬的過程,E中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7:3,根據計算確定E是氧化鐵,所以D是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會經過光合作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