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發酸雨的“罪魁”禍首
B.二氧化碳固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飲料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其實驗步驟有:
實驗(一):
①點燃蠟燭,緊貼燭芯將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約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
③用火柴去點白煙;
④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
⑤熄滅蠟燭;
⑥迅速倒轉燒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參看(2)的實驗記錄,以上操作步驟的正確排序是 。
(2)按要求填寫下列實驗現象及其結論。
探究步驟 | 對實驗的觀察和描述 |
點燃前 | 石蠟放入水中觀察到的現象 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
燃著時 | ①點燃蠟燭,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 如圖所示,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選填圖中字母)處最先炭化,說明此處溫度 。 ②干冷的燒杯內壁出現 現象,澄清的石灰水 。 |
熄滅后 | 吹滅蠟燭,觀察到一縷白煙。 |
結論:蠟燭燃燒生成 。
實驗(二):
【提出問題】小明想,吹滅蠟燭時觀察到的一縷白煙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小亮猜測白煙是蠟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想白煙是石蠟燃燒產生的水蒸氣;小明猜想白煙是石蠟蒸氣凝結成的固體顆粒。
【收集證據】
(1)查閱資料:煙是由固體顆粒形成的,霧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蠟的熔點和沸點都很低,很容易液化和氣化。二氧化碳是無色的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2)實驗探究:①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觀察到澄清石灰水 。小亮得出結論:白煙是二氧化碳。但小明對此提出質疑,小明認為小亮不正確的原因是 。②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水霧。小光得出結論:白煙不是 。③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靠近白煙,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該實驗同時排除了 的猜想。
【得出結論】以上探究結果可知: 的猜想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是幾種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選用________(填字母標號)做氣體發生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裝置可用來收集氧氣,若用排水集氣法,瓶內應先盛滿水,氧氣從______(填“a”或“b”)口進入;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空氣應從________(填“a”或“b”)口排出。
(3)已知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且難溶于水,除可采用上圖中的“萬能瓶”F收集外,還可以選用上圖中的________或________來收集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用鋁制高壓電線
B.合金的許多性能和組成它們的純金屬不同
C.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
D.常溫下金屬均為固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液體體積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____________;加熱試管時要使用試管夾的____________,手握試管夾的,不要把拇指按在____________,而且應該從試管的____________往上套,固定在離試管口的____________處;加熱時,試管傾斜跟桌面成____________,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后給試管里的液體的部位加熱,并且不時地上下____________試管;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切記不可使試管口對著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圖實驗示意圖回答問題:
![]() |
(1)由實驗B得出水是由氫元素和 元素組成的。
(2)實驗A中的實驗現象是 ;
寫出反應C的化學方程式 。
(3)實驗D中燃燒匙中所盛藥品為紅磷,實驗中紅磷要過量,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