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整理與化學有關的知識,完全正確的是
A.常見物質的鑒別 | B.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
硬水和軟水——加肥皂水攪拌 氯化銨和硫酸鉀——用水鑒別 | 洗潔精除去餐具油污——乳化作用 氧氣用于火箭發射——氧氣的可燃性 |
C.“低碳經濟”的措施 | D.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 | 愛護水資源要節約用水和防止水體污染 保護金屬資源只能通過防止金屬腐蝕實現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鹽水選種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巧妙挑選種子的方法。農業生產上常用質量分數為15%—20%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
一個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測定某氯化鈉選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采用以下兩種方法測定:
(1)【化學方法】向13克該氯化鈉選種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銀溶液,得到5.74g氯化銀固體,則該氯化鈉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4分)
(2)【物理方法】取一定量該溶液進行蒸發,測量實驗數據如下:
蒸發皿的質量(g) | 25.0 |
蒸發皿+食鹽溶液(g) | 51.0 |
蒸發皿+食鹽晶體(g) | 28.9 |
數據處理 |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
若化學方法測定結果準確,則物理方法測定結果產生誤差的原因是:
A.蒸發時蒸發皿里面有殘留的水B.所取氯化鈉溶液質量較多
C.蒸發時出現少量晶體時就停止加熱
D.實驗后未將玻璃棒上的白色固體移入蒸發皿一起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紅、小華、小軍等幾位同學為一家化工廠的污水設計排污方案。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過程并回答有關問題.
Ⅰ.首先用pH試紙檢測污水的酸堿性。三位同學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小紅:取pH試紙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測得pH<7;
小華:取pH試紙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餾水濕潤,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測得pH<7;
小軍:取pH試紙直接浸入待測液中,測得pH<7。
(1)以上三位同學中操作規范的是 。
Ⅱ.利用中和反應原理測定污水中污染物(設為鹽酸)的質量分數.
小紅、小華兩同學設計的方案如甲、乙圖中所示:
(2)小紅同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酚酞變紅色,于是得出“兩種物質已恰好中和”的結論。
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正確? ,理由是 。
(3)小華同學當觀察到 現象時即恰好完全反應。若此時消耗NaOH溶液2g,則污水中HCl的質量分數為 。
(4)實驗過程中,NaOH溶液必須用膠頭滴管逐滴加入且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必須用膠頭滴管的目的是 。
小軍同學利用連線在傳感器上的計算機隨機繪制出了溶液的pH隨所加的NaOH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上面丙圖)。
(5)從曲線上可知污水的pH= ,M點表示的含義是 。
(6)為除去污水中的鹽酸,建議最合理選用的原料是 。
A.NaOH B.Ca(OH)2 C.CuO D.Fe.
(7)小剛同學建議還可用氨水進行中和污水中的鹽酸且可以回收一種氮肥,但小麗同學認為該處理方法可能會引起 (選填編號)環境問題。
A.重金屬污染 B.有毒物質污染 C.富營養化污染 D.懸浮物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⑴現有C、H、O、Na四種常見的元素,請選用其中的元素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各一種(用化學式表示):
①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②食品工業中發酵粉的成分之一的小蘇打__________;
③供給動植物呼吸的物質________;④司機開車前的飲料中不能含_____________。
⑵右圖為治療急性皮膚瘙癢用的爐甘石洗劑。 該洗劑______(填“是”或“不是”)溶液,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爐甘石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鋅,化學式為_____,我國古代將它與赤銅(Cu2O)、木炭粉加熱到
約800℃,得到一種外觀似金子的合金,該合金含有的金屬元素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為元素周期表中鈉元素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鈉為非金屬元素
B.鈉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2.99g
C.鈉原子的實際質量為22.99g
D.鈉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中的四個圖像分別代表對應的四個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A.鎂條在密閉的容器中燃燒,反應過程中容器里所盛物質總質量的變化
B.分解等質量過氧化氫制氧氣過程中,用不用二氧化錳的區別
C.將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稀釋至10%,稀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變化
D.向足量的碳酸鈉濃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鈣溶液后,溶液的總質量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后,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將足量鎂條加入到氯化鐵溶液中,觀察到鎂條表面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有黑色固體粉末生成.
【提出問題】產生氣體是什么物質?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氧氣;
猜想二:可能是氫氣;
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交流討論】大家思考后,一致認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與結論】
實驗步驟 | 現象 | 結論 |
| |
①先用試管收集該氣體,再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 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一不成立 | ||
②用尖嘴導管將氣體導出并引燃,同時在上方放一塊干冷的玻璃片 | 該氣體能燃燒,且玻璃片上有 ____________________出現 | 猜想二成立 |
| |
【繼續探究】用pH試紙測得氯化鐵溶液pH約為2,說明氯化鐵溶液中含有較多的__________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二溴海因(化學式為:C5H6O2N2Br2)是一種廣譜高效、低殘留的新型環境消毒劑,關于二溴海因說法正確的是
A.二溴海因的摩爾質量為286 g
B.1摩爾二溴海因中含6.02×1023個N2分子
C.二溴海因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D.1摩爾二溴海因中C、H、O、N、Br原子個數比為5∶6∶2∶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