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角度。
(1)天然氣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燃料,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氣包裝,下列氣體中最適宜充入的是___________。
A.O2 B.N2 C. H2 D. 空氣
(3)工業制備碳酸飲料是將CO2通入水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成都市高新區九年級下學期一診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收集氣體.儀器b是分液漏斗,可通過旋轉活塞分次滴加液體.請回答以下問題.
(1)儀器a、c的名稱是:a______,c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KMnO4制取02,應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組合為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該發生裝置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收集裝置的選擇是由氣體的性質決定的.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一定具有的性質有____________(填數字序號)
①易溶于水 ②難溶于水 ③不與水反應 ④密度與空氣接近
⑤可與空氣中某成分反應 ⑥有毒,是一種大氣污染物
(3)某同學取一定濃度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終未見渾濁,請將可能的原因填入下表,并用簡單的實驗進行驗證:
可能的原因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原因:______ | _______ | _____ | 猜想的結論正確 |
(4)化學反應可控制才能更好地為人類造福,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反應的條件、藥品用量、改進裝置等途徑來達到控制反應的目的。常溫下塊狀電石(CaC2)與水反應生成乙炔 (C2H2)氣體和氫氧化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實驗室制取乙炔時,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熱引起裝置炸裂.圖中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生裝置有____________(填裝置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石景山區九年級統一練習暨畢業考試(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在一定溫度下,向100 g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加入2 g硝酸鉀晶體,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
A. = 20% B. >20% C. <20% D. 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朝陽區九年級下學期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某同學用實驗測定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
(1)配制上圖實驗所用的稀鹽酸,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________g。
(2)步驟2中最終產生氣體_________g。
(3)該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朝陽區九年級下學期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一段時間以來,網傳隔夜菜、肉類腌制品不能吃,是因為含亞硝酸鹽。對于亞硝酸鹽大家有眾多疑問。
疑問一:亞硝酸鹽是什么東西?
亞硝酸鹽是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主要指亞硝酸鈉(NaNO2),它是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有咸味,易溶于水。它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廣泛用于各種火腿、醬鹵肉等熟肉類食品加工,作為防腐劑和護色劑。國家對食品中含有的亞硝酸鹽的最大含量限定為:蔬菜4 mg/kg,肉類3 mg/kg。
疑問二:亞硝酸鹽的“毒”從何來?
亞硝酸鹽本身并無致癌效應,它被吸入血液1~5分鐘后,就已經分解。亞硝酸鹽在胃中酸性環境下,易與氨基酸的分解產物發生反應,產生致癌物。當攝入維生素C時可以阻止致癌物產生。
疑問三: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超標嗎?
實驗人員準備了清炒菠菜、清炒芹菜和小白菜炒肉,三種菜各自被分成6份,常溫和冷藏條件下各保存一半。實驗人員分別取1小時后、6小時后、20小時后的剩菜,經過搗碎、提取、離心、過濾,取出湯汁。通過比色法逐一測得樣品中亞硝酸鹽含量,如下圖所示。
實驗結果表明,三種菜在放置20小時后,無論常溫還是冷藏,亞硝酸鹽含量雖均有增加,但都遠未超過國家標準。
疑問四:攝入多少亞硝酸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人體對亞硝酸鹽的一次性安全攝入量為每千克體重0.2 mg。我們日常吃的大米、蔬菜、肉品里面幾乎都含有亞硝酸鹽。有數據顯示,人體攝入的亞硝酸鹽80%來自蔬菜。如果你體重50 kg,即使一次性吃2.5 kg蔬菜也是安全的。因此,將亞硝酸鹽攝入量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亞硝酸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
(2)測定湯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時,獲取湯汁的步驟是_________。
(3)人體對亞硝酸鹽的一次性安全攝入量為_______________。
(4)亞硝酸鹽產生致癌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吃隔夜菜會致癌”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B.常溫儲存及冷藏儲存條件下,亞硝酸鹽含量均呈增加趨勢
C.適量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有利于抑制致癌物的產生
D.從實驗數據中發現蔬菜類的隔夜菜亞硝酸鹽含量要高于含肉類的隔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朝陽區九年級下學期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取等質量t2℃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蒸發等量水后恢復至t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a>b=c
B.恢復至t2℃時,析出溶質的質量a>b=c
C.恢復至t2℃時,三種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
D.若繼續降溫至t1℃,三種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廣安市階段教育學校招生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將一枚潔凈的鐵釘放入食鹽水中(如圖,裝置氣密性良好),一段時間后,發現裝置中右側導管中的液面升高,鐵釘生銹,試管底部有黑色固體物質
[提出問題]導管中液體為何升高?黑色固體物質又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該黑色固體可能含有: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四種物質
[猜想分析]
①影響右側導管中的液面升高的物質是
②不可能含有氯化鐵,理由是
③一定含有碳,理由是
[實驗驗證]
①驗證黑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所選用的試劑是
②檢驗黑色固體中是否含有鐵的實驗方法是
結論:鐵釘在食鹽水中比在純水中生銹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吉林省長春市九年級下學期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金屬鎂可與熱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所得溶液呈堿性,可使酚酞溶液顯紅色。某同學將鎂條放在水中煮沸,趁熱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變為紅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溶液的紅色褪去了。
(1) 金屬鎂與熱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
(2) 溶液的紅色褪去說明溶液的堿性;___________
(3) 據你推測,導致溶液堿性變化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