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性質與所對應的用途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A.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稀有氣體通電能發出有色光——可作保護氣
C.石墨能導電——可作電極 D.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圖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氯原子的質子數是17
B.氯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C.當X=8時,該微粒是陽離子
D.在化學變化中,氯原子易得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課外小組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了一瓶標簽殘缺的無色液體(右圖),
想通過探究確定其成分,以便重新利用。
【初步分析】
操作不規范可能造成標簽破損,能造成標簽破損的不當操作
有 (寫一點)。根據受損標簽的情況判斷,這瓶試劑
不可能
是 (填字母代號)。
A.酸 B.堿 C.鹽
【查閱資料】初中化學常見的含鈉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有關四種物質的信息如下:
物質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20oC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水溶液的pH | 7 | 14 | 11 | 9 |
【實驗探究】為確定該溶液的成分,小芳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過程:
![]() | ![]() | ||||||
![]() | |||||||
![]() | |||||||
圖乙 圖丙
(1)實驗①觀察到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由此得出結論是 。
(2)實驗②觀察到有氣泡產生,還有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
【得出結論】通過以上活動,小剛認為不能確定瓶中試劑的成分,小芳認為可以,小芳的理由是 。
【拓展應用】通過以上探究活動,小組同學聯想到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設計了如圖丙所示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化學學習小組設計出如圖所示裝置,并進行白磷燃燒實驗。
(1)當燒杯內的水受熱,溫度計顯示30℃時,打開活塞,發現盛有水的試管中有氣泡均勻逸出,白磷未燃燒,關閉活塞。錐形瓶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
白磷未燃燒的原因是__ _。
(2)隨著水溫升高,溫度計顯示45℃時,再次打開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燒。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滅火的原因是__ __。而本實驗中白磷在水里還能夠燃燒的原因是__ __。
(3)本實驗裝置的A部分還可以用于制取的氣體是__ __,收集方法是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粗鹽提純”的實驗內容和步驟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本實驗需查閱資料,了解食鹽在室溫時的溶解度
B.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則實驗的產率將偏低
C.操作Ⅳ中,得到的濾渣是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
D.操作V中,需加熱至液體蒸干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是一些制取氣體的實驗,請你一起參與探究。
①某探究小組在實驗室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氣體
Ⅰ.寫出儀器的名稱:① (1) ② (2) 。
Ⅱ.寫出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3) 。
實驗室還可用二氧化錳與雙氧水制取氧氣。若要較好地控制產生氧氣的速度,可以從E~G
中選取 (4) (選填序號)組裝成新的氣體發生裝置。
Ⅲ. 若用D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從 (5) (填“a”或“b”)端通入,檢驗二氧化碳已集滿的方法是 (6) 。
②為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過氧化氫分解速度的影響,在相同條件下,同學們按下表進行實驗并記錄相關數據。(其他影響實驗的因素均相同)
編號 | 過氧化氫溶液質量/g | 催化劑質量/g | 待測數據 |
實驗1 | 50.0 | MnO2 0.2 | |
實驗2 | 50.0 | CuO X |
Ⅰ.表中X的數值應是 (7) 。
Ⅱ.表中的待測數據指 (8) (填字母序號)。
A.氧氣的質量 B.單位時間內產生氧氣的質量
C.氧氣的體積 D.單位時間內產生氧氣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見下表。該密閉容器中發生的反應屬于( )
物質 | X | Y | Z | Q |
反應前的質量/g | 2 | 2 | 84 | 5 |
反應后的質量/g | 待測 | 24 | 0 | 14 |
A.分解反應 B.化合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砷化鎵為第三代半導體,用其制成的材料制造的燈泡壽命長,耗能少。已知砷化鎵(GaAs)中As的化合價為﹣3價,Ga的化合價為( )
A.﹣3 B.﹣5 C.+3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