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據常用儀器回答;
(2)根據圖示和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分析解答;
(3)裝置B屬于固液常溫型制取氣體,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可用此發生裝置,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4)據實驗注意事項解答,驗滿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滿;
(5)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據此書寫方程式,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所以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氣法,若瓶口燃著的木條熄滅,則說明瓶中收集滿了;
(6)據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據氣體密度和溶解性選擇收集裝置.
解答 解:(1)標號儀器分別是鐵架臺和集氣瓶;
(2)從長頸漏斗向錐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靜止后形成了液柱,說明裝置不漏氣;
(3)裝置B屬于固液常溫型制取氣體,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可用此發生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停止加熱時要先移導管后熄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炸裂;驗滿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滿;
(5)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所以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氣法,若瓶口燃著的木條熄滅,則說明瓶中收集滿了;
(6)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是固體加熱型反應,使用A裝置制取,氨氣極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只能使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1)鐵架臺;集氣瓶;
(2)不漏氣;
(3)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防止水倒吸入熱的試管引起試管炸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滿;
(5)CaCO3+2HCl=CaCl2+CO2↑+H2O;D;木條熄滅;
(6)A;C.
點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實驗儀器的使用,裝置的選擇,氣密性檢查,實驗注意事項,氣體的制取和檢驗等,都將是中考熱點,平時同學們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積累,才能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靈活運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汽油去油污是乳化現象 | |
B. | 電解水時,常在水中加入氫氧化鈉或稀硫酸增強導電性 | |
C. | 用洗潔精洗滌油膩的碗碟,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 | |
D. | 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事實 | 解釋 |
A | 水通電分解 |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B | 氧氣和臭氧(O3)性質不完全相同 | 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
C | 物質熱脹冷縮 | 分子之間有空隙 |
D | 銅塊在空氣中不燃燒,納米銅(顆粒極細)在空氣中可以燃燒 | 物質的種類決定反應的劇烈程度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排水法收集時未將氣體收集滿,底部留有少量的水 | |
B. | 導管口有氣泡冒出開始收集氧氣 | |
C. | 收集滿后蓋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 |
D. | 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于桌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氯化鈉溶液會加快鋼鐵的銹蝕 | |
B. | 洗潔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且原理相同 | |
C. | 硝酸銨溶于水使溶液的溫度降低 | |
D. | 高層住房著火時,立即乘坐電梯逃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