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觀的眼光看世界”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思想方法。試根據以下材料,結合你所學過的知識,簡要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一滴水里大約有15萬億億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數3萬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 近代著名化學家道爾頓在著作中說:“一切物質都是由數量巨大的,極微小的粒子(原子)構成,這些粒子間通過引力相互結合,我們不能創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們能實現的變化,無非是把原先結合在一起的原子分開,或原先分開的原子結合起來。”
(1)材料一說明 。
(2)有人對道爾頓觀點做了如下修正,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 。
①“一切物質”應該為“有的物質” ②“變化”只指“化學變化”而不能指其他變化
③不能“創造”或“分裂”原子應指明不能用化學變化的方法“創造”或“分裂”原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某原子的質量為3.816×10-26kg,一個碳12原子質量為1.993×10-26kg,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____(結果取整數值)
(2)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a kg,若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則該原子的實際質量為___________;若該原子的核外有m個電子,則其核內有___________個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由我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銥、銻、銪等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其中他測定核電荷數為63的銪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為15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銪元素的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為63 B.銪元素的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89
C.銪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89 D.銪元素的原子的質量為1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稀土元素是一類有重要用途的資源。鈰(Ce)是一種常見的稀土元素,下列有關說
法錯誤的是( )
A.鈰的原子序數是58 B.鈰屬于非金屬元素
C.鈰原子中的質子數是58 D.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4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宏觀與微觀的橋梁﹣﹣粒子結構模型
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化學之用通過模型來說明他們心目中粒子的“模樣”,揭示物質的微觀結構特點,解釋微觀結構與宏觀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模型化的方法是化學科學重要的思想工具,試回答下列問題:
(1)原子的結構
一百多年來,化學有借助構建原子結構模型,逐漸揭開了原子構成的神秘面紗,并通過不斷提出新的原子結構模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原子結構理論.
①如圖1兩種模型是湯姆森和盧瑟福分別于1897年和1911年提出的,其中(填代號,下同) 是由湯姆森提出的.
②下列關于原子結構理論的學說中,湯姆森的觀點是(填代號,下同) ,盧瑟福的觀點是 .
A、原子是不可分的
B、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呈球形
D、在球體內充斥著正電荷,電子鑲嵌其中
E、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
F、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
G、電子帶負電
H、電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間內高速運動
(2)離子的結構
在初中化學中,離子的結構可以用離子結構示意圖來表示.在如圖2中:
屬于陽離子的是(填代號,下同) ,屬于陰離子的是 .
(3)分子的結構
如圖3中(Ⅰ)和(Ⅱ)分別是兩個分子的微觀結構模型,你認為它們所代表的物質的化學式是否相同? .二者是不是同一種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除去燈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氣,有些白熾燈在燈絲的支架上附著了少量的某種紅色物質。該物質可能是( )
A.鐵銹 B. 紅色油漆 C. 紅磷 D.高錳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邏輯推理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思維方法,下面是從小明同學學習筆記中摘錄出來的一些推理,你認為正確的一句是
A.同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所以具有相同質子數兩種粒子一定是同種元素
B.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所以純凈物一定由同種分子構成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D.當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達到8個電子時,元素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氖原子核外最層電子數為8,所以氖氣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暖寶寶中的發熱劑是鐵粉、水和食鹽等,發熱劑能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見右圖)。以下對此改進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此實驗的原理是利用鐵生銹消耗氧氣
B.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此實驗中發熱劑的多少不影響測量結果
D.此實驗測出氧氣的體積分數約是1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