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興趣小組用木炭還原氧化銅制取銅。該小組對生成的氣體提出了質疑,根據碳與氧氣反應后產物可能是CO2和CO,聯想到碳與氧化銅反應是否有可能會產生CO。基于上述思考,為探究產物中氣體的組成,設計如下實驗:
Ⅰ.請寫出A裝置試管中的化學方程式: ⑽ 。
Ⅱ.裝置B、D中盛放的足量的試劑名稱及作用是 ⑾ 。
Ⅲ.若在 ⑿ 的現象,說明有一氧化碳氣體生成。
Ⅳ.當裝置B中的石灰水里不再冒氣泡時,反應停止,待A裝置中試管冷卻后倒出殘留的固體物,固體殘留物中一定含有銅,可能還含有物質有 ⒀ 。(用化學式表示)
Ⅴ.興趣小組對CO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直接發生反應生成CO和 Cu;
原因二: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還可能產生CO的反應: ⒁ 。
Ⅰ⑽C +2CuO2Cu + CO2↑ 1
Ⅱ ⑾ 澄清石灰水,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并除去二氧化碳
Ⅲ ⑿ C裝置中黑色粉末變成亮紅色,D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Ⅳ ⒀ C或CuO
Ⅴ ⒁ C +CO22CO
【解析】
試題分析:Ⅰ、碳還原氧化銅生成的是銅和二氧化碳:C +2CuO2Cu + CO2↑;
Ⅱ、該實驗是要檢驗是否生成了一氧化碳,故要先將二氧化碳除去,再通過一氧化碳的還原性實驗來驗證一氧化碳的存在,故B裝置中裝的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并除去二氧化碳;
Ⅲ、若C裝置中黑色粉末變成亮紅色,D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生成了一氧化碳;
Ⅳ、碳還原氧化銅實驗中碳粉或氧化銅可能是過量的,故剩余固體中可能含有碳或氧化銅;
Ⅴ、碳能與生成的二氧化碳固液生成一氧化碳:C +CO22CO。
考點:碳還原氧化銅實驗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重慶市長壽區初三上學期期末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A+3B===2C+2D的反應中,14克A完全反應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A.16 B.32 C.64 D.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開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低碳生活”成為熱門話題。下列對策中,不恰當的是
A.開發無污染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
B.禁止亂砍濫伐,積極植樹造林
C.廣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奉賢區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自然界里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循環過程中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A.水的物理性質 B.水分子之間的間隔
C.水的化學性質 D.水分子的運動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奉賢區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反應I2O5 +5CO → I2+ 5CO2中,作還原劑的是
A.CO B.I2 C.CO2 D.I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寶山區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水和水溶液與人類的生活、生產關系密切。
①在天然水凈化處理中,加活性炭的作用是 ⑻ ,很多自來水廠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氣對水進行殺菌消毒。工業上用Cl2和NaClO2來制取二氧化氯(ClO2),請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⑼: Cl2+ NaClO2→ 2NaCl+ ClO2。
②我們用“電解水”和“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兩個探究實驗來證明水的組成元素。依據下圖實驗回答問題:
Ⅰ.上述探究水的組成的理論依據是 ⑽ 。
Ⅱ.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 ⑾ ,檢驗正極上氣體的方法是 ⑿ 。
Ⅲ.上圖步驟③中集氣瓶里觀察到的現象是 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寶山區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尾氣催化轉換器”是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變為無毒氣體。其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反應物之間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
C.生成物之間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D.反應前后原子、分子的個數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濰城縣初三第一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10分)銅制器物在潮濕環境中表面會產生綠色的銹跡,俗稱銅綠。某化學學習小組對銅綠成分產生了濃厚興趣。
【提出問題】銅綠中除銅元素外還有其它什么元素?
【查閱資料】①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色;
②碳與一般的酸不反應;
③CuO+H2SO4(稀)=CuSO4+H2O。
【實驗探究】該小組同學找到了一些銅綠粉末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觀察分析】A裝置中綠色粉末變為黑色;
B裝置中無水硫酸銅變為藍色;
C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結論】銅綠中除銅元素外還有 、 和碳等元素。
【交流討論】根據銅綠的組成,小組同學對A裝置中產生的黑色粉末的成分有如下兩種不同的猜想:
(1)全部為CuO (2)CuO和C的混合物
【深入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 ① | 猜想(1)正確 |
②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 ② | 猜想(2)正確 |
【實驗結論】化學學習小組同學通過實驗證明猜想(1)正確。
【反思應用】根據銅綠中所含元素,可知銅生銹不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有關,還可能與空氣中的 等有關;要保護博物館里的青銅器,減緩生銹,我們可以減少青銅器與 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初三第一次調研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用加熱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
B.做饅頭時,常向發酵后的面團中加入適量的小蘇打可使蒸熟的饅頭疏松多孔
C.包裝食品使用的聚氯乙烯塑料袋,可以用加熱的方法封口
D.廚房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常用來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