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原子、分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分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B.原子、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燒堿同學”要穿過迷宮,從進口順利
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應的物質才能通
過。見題18圖。
(1)請你在答題卡中用“連續線”畫出燒堿
應行走的路線。
(2)燒堿在剛進迷宮時,碰到了兩種阻止他
前進的物質,請寫出化學反應的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種物質間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右圖轉化,下列選項中符合圖示轉化關系的
是( )
選項 | 甲 | 乙 | 丙 |
A | NaOH | NaCl | NaNO3 |
B | CuO | CuCl2 | Cu(OH)2 |
C | Na2CO3 | CO2 | CaCO3 |
D | H2O2 | H2O | 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t2℃時將50g甲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后得
到100g甲溶液
B.t2℃時配制等質量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甲所需
要的水最少
C.分別將t2℃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
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乙>甲=丙
D.分別將t2℃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甲
溶液中析出的晶體最多,丙溶液中無晶體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和B可發生中和反應,X常用作食品干燥劑,Y為單質。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 |
(1)B的俗稱為 。
(2)H的化學式為 。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完成如下圖所示兩個實驗。已知所用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
關于該實驗,有如下說法:①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才能打開彈簧夾;②點燃酒精燈加入銅絲,可觀察到銅絲有紅色變成黑色;③停止加熱后即可讀出注射器內氣體的體積約為24mL;④實驗取用銅絲質量的多少不會影響實驗結果;⑤兩個實驗均能證明空氣是混合物;⑥兩個實驗均能證明空氣中約含1/5體積的氧氣。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有( )21cnjy.com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反應的微觀過
程如右圖所示: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通過分析該反應的反應物,請你提出對燃燒條件的新認識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配制6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準備了下列實驗用品。回答下列問題:
(1)該同學按下列實驗步驟進行:①計算,②稱量,③量取,④ (填步驟名稱)。
(2)配制過程還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 (填名稱)。
(3)計算所需NaCl的質量為 g,稱量時,NaCl應放在托盤天平的 (填“左盤”、“右盤”)上。
(4)量取蒸餾水操作如下:將蒸餾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體積對應刻度線時,改用
(填儀器名稱)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下圖該同學觀察方式正確的是 (填序號)。
若用C觀察方式量取水的體積,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