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運用化學知識可以解決許多實際問題。下表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 | 化學與安全 | B | 化學與生活 |
海鮮防腐一一甲醛溶液浸泡預 防煤氣中毒﹣﹣確保煙道暢通 | 鑒別羊毛線和棉線一一點燃聞氣味 缺微量元素鐵會患缺鐵性貧血 | ||
C | 化學與環境 | D | 化學與能源 |
治理霧霾一一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減少白色污染﹣﹣少用塑料袋 | 節省能源﹣一城市道路使用太陽能燈 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
A. AB. BC. C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圍繞“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做了如下兩個實驗。
實驗一:向CuSO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繼續滴加稀硫酸,觀察到______的現象,證明了酸和堿能發生反應。
實驗二:向NaOH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加入稀硫酸,觀察到溶液由______色變為無色,由此現象也證明了酸和堿能發生反應。
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對實驗二中試管內的無色溶液成分展開了討論。
(提出問題)試管中無色溶液的溶質除酚酞外還有什么?
(猜想假設)猜想一:Na2SO4和H2SO4;
猜想二:______。
(實驗設計)若要證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試劑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______。
A 紫色石蕊溶液 B Cu C BaCl2 D Na2CO3
(討論交流)小瑩同學認為滴入NaOH溶液,也能證明猜想一成立,你認為小瑩同學的方案是否可行,理由是______。
(拓展應用)利用中和反應原理,生活中可服用含______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氣和二氧化碳與我們如影隨形。下列關于它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
B. 氧氣可以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用來滅火
C. 自然界里它們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轉化
D. 空氣中氧氣含量過多無害,二氧化碳含量過多會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人類社會進步的關鍵”。請你根據所學知識指出下列事例的說明中與化學緊密相關的一項是( )
A.紫莖澤蘭、飛機草……外來物種的入侵已經給我國造成了約4000億人民幣的損失——外來物種的入侵
B.化肥的合理施用有效地促進了我國糧食產量的提高——化肥的生產
C.道路、橋梁的大量修建,極大地改善了民生——交通發達
D.植樹造林,既綠化了環境,又改善了局部氣候——植樹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托盤天平的兩邊燒杯中分別放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足量稀硫酸,天平平衡后,同時向左右兩燒杯中加入等質量的鋅片和鐵片,則從反應開始到金屬完全反應的過程中,天平指針( )
A. 向左偏B. 向右偏
C. 先向左偏后向右偏D. 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的區分或鑒別方法錯誤的是
A. 羊毛與棉花(灼燒)B. 醋酸與硫酸(滴入酚酞)
C. 硬水與軟水(加入肥皂水)D. 氯化鈉與氯化銨(加熟石灰研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的為雜質),所用試劑及主要實驗操作均正確 的一組是
項目 | 物質 | 所用試劑及主要實驗操作 |
A | CO(CO2) | 通過裝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氣瓶后,干燥 |
B | Fe粉(Cu粉) | 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 |
C | NaCl溶液(CaCl2) | 加入過量Na2CO3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蒸發、結晶 |
D | KNO3溶液(NaCl) | 蒸發結晶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防火勝于救火”,科學認識燃燒,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是每個公民應具備的安全素養之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B. 水能滅火,油鍋著火時要迅速用水澆滅
C. 天然氣泄漏,要迅速關閉閥門、打開門窗通風,切忌在室內打電話報警或開燈檢查
D. 油庫、面粉廠、紡織廠和煤礦的坑道內等場所要嚴禁煙火,以避免爆炸的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學習要建構若干基本觀念,以下四類化學基本觀念中認識不正確的是( )
A. 元素觀:金剛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組成
B. 變化觀:CO2和Na2CO3可以相互轉化
C. 微粒觀: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D. 分類觀:純堿和燒堿都屬于堿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