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BaCl2、Na2SO4、NHNO3、Cu(NO)2、Ba(OH)2中的兩種或多種。按照下圖進行實驗,出現的現象如圖中所述(假設過程中所有發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
(1)沉淀C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
(2)氣體B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____________色
(3)原固體混合物A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4)寫出步驟①中一定發生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過上述實驗現象還不能確定混合物A中存在的物質是若想進一步判斷該物質是______________否存在,可用溶液D再進行實驗,請你設計實驗方案,簡述操作步驟、實驗現象及結論:_______
BaSO4 ; 藍 Cu(NO3)2 Na2SO4+Ba(OH)2=BaSO4 +2NaOH或2NH4NO3+Ba(OH)2=Ba(NO3)2+2NH3↑+2H2O BaCl2; 取溶液D少許于試管中,加入AgNO3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A中一定含有BaCl2,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A中一定不含BaCl2。 【解析】NH4NO3和Ba(OH)2反應生成硝酸鋇、水和氨氣,氯化鋇...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子機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類分子器件,其長短僅相當于l納米左右(1納米=10-9米)。它的驅動方式是通過外部刺激(如電能、光照等)使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對外做功。下列關于分子機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肉眼能直接觀察到分子機器
B. 分子機器驅動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
C. 分子機器的驅動不需要能量
D. 分子機器“發動機”驅動方式與普通發動機相同
B 【解析】A、由題可知:“分子機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類分子器件,是說該機器很小,跟分子一樣屬于納米級的,并沒有標明能直接觀察到分子;B決定物質種類的是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分子機器的驅動方式是通過外部刺激(如電能、光照等)使分子結構發生改變,所以分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即物質的結構改變,所以物質的種類改變,是化學變化;C. 分子機器的驅動需要能量:電能、光能;D. 由題中信息可知分子機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年初三化學模擬測試卷(5) 題型:單選題
目前世界上最精確的鐘是以鍶做鐘擺的鐘,鍶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的值為8
B. 鍶屬于非金屬元素
C. 鍶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7.62g
D. 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D 【解析】試題分析∶由題中信息知,A.x的值為∶38-2-8-8-2=18.故A錯誤。B.鍶屬于金屬元素。故B錯誤。C.鍶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7.62。故C錯誤。D.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故D正確。 考點∶考查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及與元素周期表相關的知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8屆初三中考化學復習 溶液---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乳化現象 專題復習練習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屬于溶液的是( )
A. 石灰漿 B. 生理鹽水 C. 菜汁 D. 牛奶
B 【解析】根據溶液、濁液的區別,可知生理鹽水是氯化鈉以離子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石灰漿、菜汁、牛奶不均一、不穩定,不屬于溶液。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8屆初三中考化學復習 溶液---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乳化現象 專題復習練習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混合后,可以形成乳濁液的是( )
A. 食鹽和水 B. 花生油和水
C. 蔗糖和水 D. 面粉和水
B 【解析】A、食鹽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錯誤;B、花生油不溶于水,把植物油放到水里是液滴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屬于乳濁液,正確;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錯誤;D、面粉難溶于水,把面粉放到水里是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屬于懸濁液,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按要求從氮氣、一氧化碳、氧化鐵、氫氧化鈉、碳酸氫鈉、氫氧化銅、鹽酸、硫酸中選擇合適的物質,將其化學式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1)一種氣體單質_________________;(2)一種可燃性氣體______________;
(3)鐵銹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4)一種難溶性的堿______________;
(5)常作發酵粉的鹽__________________;(6)一種揮發性的酸______________.
N2 CO Fe2O3 Cu(OH)2 NaHCO3 HCl 【解析】(1)根據單質的定義,氮氣屬于單質,化學式為:N2;(2)一氧化碳屬于可燃性氣體,化學式為:CO;(3)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化學式為:Fe2O3;(4)氫氧化銅難溶于水,在氫氧化鐵中,銅元素顯+2價,氫氧根顯-1價,化學式為Cu(OH)2;(5)常作發酵粉的鹽是碳酸氫鈉,表示為NaHCO3;(6)鹽酸具有揮發性,表示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混合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則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生成的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例為1:8 B. 乙一定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
C. 甲可能是單質 D. 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質量之和
B 【解析】由四種物質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可知,反應前后甲的質量分數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質量分數不變,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丁的質量分數減少了48%?30%=18%,故丁是反應物;丙的質量分數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A、生成的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19%?17%):(41%?25%)=1:8,正確; B、乙的質量分數不變...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復習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 專題練習 題型:null
在托盤天平的兩端各放一個盛有相同質量、相同濃度鹽酸的燒杯,并使天平保持平衡,在左、右兩個燒杯中分別放入等質量的兩種金屬(保持鹽酸過量),完全反應后發現左盤升高、右盤下降,則左右兩個燒杯中分別放入的金屬可能是( ),
A. 鎂和鋁 B. 鋅和鎂 C. 鋅和銅 D. 銅和鐵
C 【解析】A、鹽酸過量時,由于等質量的鎂、鋁完全反應,鎂放出氫氣的質量小于鋁,因此會出現左端降低而右端升高;錯誤;B、鹽酸過量時,由于等質量的鋅、鎂完全反應,鋅放出氫氣質量小于鎂,因此會出現左端降低而右端升高,錯誤;C、由于鋅能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銅不能與鹽酸反應,因此會出現左端升高而右端降低,正確;D、由于鐵能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銅不能與鹽酸反應,因此會出現左端降低而右端升高,錯誤。故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學年湖南省衡陽市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空氣中含量較高且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氣體是
A. 氧氣 B. 氮氣 C. 稀有氣體 D. 二氧化碳
B 【解析】空氣中含量較多的是氧氣和氧,氧氣是較活潑的氣體,而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