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機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類分子器件,其長短僅相當于l納米左右(1納米=10-9米)。它的驅動方式是通過外部刺激(如電能、光照等)使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對外做功。下列關于分子機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肉眼能直接觀察到分子機器
B. 分子機器驅動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
C. 分子機器的驅動不需要能量
D. 分子機器“發動機”驅動方式與普通發動機相同
B 【解析】A、由題可知:“分子機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類分子器件,是說該機器很小,跟分子一樣屬于納米級的,并沒有標明能直接觀察到分子;B決定物質種類的是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分子機器的驅動方式是通過外部刺激(如電能、光照等)使分子結構發生改變,所以分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即物質的結構改變,所以物質的種類改變,是化學變化;C. 分子機器的驅動需要能量:電能、光能;D. 由題中信息可知分子機器...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1)2個鐵離子__________;
(2)標出高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___;
2Fe3+ 【解析】(1)離子是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用數字加上正負號來表示,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數字是1時可以省略,若要表示多個離子,在離子符號的前面加上數字,1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表示為Fe3+, 2個鐵離子表示為2Fe3+ (2)高錳酸鉀中鉀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根據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求得錳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化合物中化合價標在對應元素的正上方,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屆“世界水日”.水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
(1)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__.
A.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盡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業廢水經過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C.水體污染會危害人體健康
D.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不會造成水體污染
(2)水是最常見的溶劑,將少量下列物質分別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
A.植物油 B.醋酸 C.蔗糖 D.高錳酸鉀
(3)區分軟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質是__。
(4)如圖所示是水的電解實驗,試管1中收集的氣體是__,試管2中收集的氣體可用________來檢驗。
(5)下列反應中,不能用來確定水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是__。
A.H2和O2反應 B.電解水 C.H2和Cl2反應 D.H2和CuO反應.
D A 肥皂水 氫氣 帶火星的木條 C 【解析】(1)從節約用水的方法及防止水污染的角度分析:充分利用每一滴水是節約用水的重要體現;工業廢水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處理達標后再排放可有效地減少水污染;水體污染的危害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對水體造成污染,因此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分析選項D說法錯誤。(2)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據此分析判斷是否能...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與實際相符合的是( )
A.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變成藍色
B.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把鐵絲插入硫酸銅溶液中,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
C 【解析】 試題分析:A、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變成紅色,故選項說法錯誤. B、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故選項說法錯誤. C、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故選項說法正確. D、鐵絲插入硫酸銅溶液中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揚州市進行中考化學實驗考查,給出以下三個考題:①粗鹽提純;②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③氧氣的制取和收集。考查規定由學生抽簽確定考題,甲同學抽簽后被監考老師引導至準備了下列儀器和藥品的實驗臺前:
Ⅰ.(1)下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甲同學抽到的考題是_______(填序號);實驗前甲同學發現其中缺少了一種藥品,該藥品是______;寫出該實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2)下圖是甲同學實驗時的主要步驟,這些步驟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標號),
其中裝置有誤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標號),改正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若另選藥品,也能完成另一個考題的氣體制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Ⅱ.乙同學抽簽并完成實驗后,監考老師要他回答如下問題,請你幫他回答。
(4)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5)將10克NaOH固體完全溶解在40毫升水中(水的密度為1g/cm3),所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某同學在配制過程中,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其它操作均正確),其所配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將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鐵架臺 ③ 二氧化錳 2H2O22H2O+O2 cabd a 將長頸漏斗伸入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CaCO3+2HCl==CaCl2+H2O+CO2 ↑ 引流 20% 偏小 【解析】本題考查了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過濾,溶液的配制。 Ⅰ、(1)如圖1中儀器A的名稱是鐵架臺;根據甲抽到的藥品中有過氧化氫,所以甲抽到的是氧氣的制取和收集,故選③;實驗室是用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CO2通入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
B. NH3通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藍色
C. 紅磷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煙霧
D.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紅棕色氣體
B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錯誤;B、氨氣溶于水得到的是氨水,氨水呈堿性,能使石蕊試液變藍,將氨氣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變藍色,正確;C、 紅磷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白煙,錯誤;D.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無色的氣體,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
A. 鐵 B. 氮氣 C. 食鹽 D. 硫酸
A 【解析】A、鐵屬于金屬單質,是由鐵原子直接構成的,正確;B、氮氣屬于氣態非金屬單質,是由氮分子構成的,錯誤;C、食鹽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錯誤;D、硫酸是由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年初三化學模擬測試卷(5)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實驗室制取氣體時,先裝藥品,再檢查裝置氣密性
B.用滴管吸取液體時,應先捏扁膠頭趕盡氣體,再伸人試劑瓶中吸液
C.蒸發食鹽水后,將蒸發皿立即直接放于實驗桌上
D.某同學將pH試紙潤濕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試紙上,測定其pH
B 【解析】 試題分析:實驗室制取氣體時,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再裝藥品,用滴管吸取液體時,應先捏扁膠頭趕盡氣體,再伸人試劑瓶中吸液;蒸發食鹽水后,不能將蒸發皿立即直接放于實驗桌上;不能將pH試紙潤濕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試紙上,測定其pH,會使得PH發生變化。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BaCl2、Na2SO4、NHNO3、Cu(NO)2、Ba(OH)2中的兩種或多種。按照下圖進行實驗,出現的現象如圖中所述(假設過程中所有發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
(1)沉淀C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
(2)氣體B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____________色
(3)原固體混合物A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4)寫出步驟①中一定發生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過上述實驗現象還不能確定混合物A中存在的物質是若想進一步判斷該物質是______________否存在,可用溶液D再進行實驗,請你設計實驗方案,簡述操作步驟、實驗現象及結論:_______
BaSO4 ; 藍 Cu(NO3)2 Na2SO4+Ba(OH)2=BaSO4 +2NaOH或2NH4NO3+Ba(OH)2=Ba(NO3)2+2NH3↑+2H2O BaCl2; 取溶液D少許于試管中,加入AgNO3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A中一定含有BaCl2,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A中一定不含BaCl2。 【解析】NH4NO3和Ba(OH)2反應生成硝酸鋇、水和氨氣,氯化鋇...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