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反應,回答有關問題:
①2KOH+CO2═K2CO3+H2O;
②2NaOH+CO2═Na2CO3+H2O;
③Ca(OH)2+CO2═CaCO3↓+H2O.
(1)由上述反應可知,堿與二氧化碳反應的規律是都生成 和水;
(2)根據上述規律,寫出Ba(OH)2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用CO2鑒別NaOH和Ca(OH)2兩種溶液時,能觀察到明顯現象的是 溶液.
堿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
專題: | 常見的堿 堿的通性. |
分析: | (1)①②③堿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的生成物分別是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鈣和水,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2)由堿與二氧化碳反應反應鹽和水,進行分析解答. (3)由反應②③,結合反應的現象進行分析解答. |
解答: | 解:(1)①②③堿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的生成物分別是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鈣和水,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鈣均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屬于鹽;故堿與二氧化碳反應的規律是都生成鹽和水. (2)堿與二氧化碳反應反應鹽和水,則Ba(OH)2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 (3)由反應②③,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能反應,但無明顯變化;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 故答案為:(1)鹽;(2)Ba(OH)2+CO2═BaCO3↓+H2O;(3)氫氧化鈣.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堿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某些物質間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和部分產物已省略).常溫下A、C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無色液體.且A具有消毒殺菌作用;D、I、J均為無色氣體,其中I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K為紅棕色粉末.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中B物質的作用是 _________ .
(2)圖中標出的反應①到⑦中是化合反應的是 _________ (填數字序號).
(3)在圖中標出的12種物質中,單質有 _________ 種.
(4)反應②中的現象為 _________ .
(5)寫出I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目前,我國的一些地區正在使用乙醇汽油作為汽車燃料,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減少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是因為乙醇中不含有 _________ 元素.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化學.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 | 食用蔬菜、水果可補充維生素 |
| B. | 適當補充鈣元素可以預防甲狀腺腫大 |
| C. |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 D. | 生活污水處理后排放有利于保護環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回答下列與食品的防潮、防腐有關的問題:
(1)食品包裝內充N2以防腐,因為N2的化學性質 ;
(2)視頻包裝內的鐵粉可延長食品保質期,其原理與鐵生銹的原理相同,是因為鐵粉可與H2O和 反應;
(3)CaO能與H2O反應,可用作視頻干燥劑,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過氧化鈣(CaO2)是一種對環境友好的多功能無機化合物,通常有兩種制備方法。已知:溫度過高過氧化鈣會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氧氣。
方法1:由Ca(OH)2為原料最終制得,其制備流程如下:
方法2:由雞蛋殼(含CaCO3高達90%)為原料最終反應制得,其制備流程如下:
![]() |
(1)方法1中攪拌的目的是 ▲ 。請將攪拌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
CaCl2 + H2O2 + 2NH3·H2O + 6 ▲ = CaO2·8H2O↓+ 2NH4Cl。制備過程中除水外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 ▲ (填化學式);
(2)方法2中氣體X是 ▲ ,實驗室常用 ▲ 溶液來吸收。煅燒后的反應時化合反應,也能生成CaO2·8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該反應需控制溫度在0 ~ 2℃,可將反應器放置在 ▲ 中,獲得CaO2產品中主要含有的固體雜質是 ▲ (填化學式);
(3)這兩種制法均要求在低溫下進行(除煅燒外),溫度過高除了防止氨水揮發外,還能 ▲ ;
(4)“綠色化學”一般是指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則上述兩種方法中生成CaO2·8H2O的反應符合“綠色化學”的是 ▲ (填“方法1”或“方法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中A、B、C、甲、乙、丙均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純凈物,其中甲、乙、丙為氧
化物,A、B、C分別為含有三種元素的酸、堿、鹽,且B、C中包含兩種相同的元素。將B的飽和溶液升溫有固體析出,且甲和丙反應能生成B。A的濃溶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質量增加,其溶質中含氧元素約65.3%。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相應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丙的化學式 ;A的化學式
(2)寫出丙存在時,甲和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類型為
(3)寫出B和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