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熟悉各種儀器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
(3)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方法,氣體驗滿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試管;②是集氣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要加熱,應該用B裝置作為發生裝置;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裝置收集;
(3)
A、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利用氣壓差達到實驗目的,正確;
B、進行氣體驗滿時,用燃著的火柴放到集氣瓶口而不是伸入集氣瓶中,圖中操作錯誤;
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把導管插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觀察是導管口是否有氣泡產生,圖中操作正確;
D、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圖中操作錯誤;
答案:
(1)試管 集氣瓶
(2)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C或E
(3)BD
點評 本題考查儀器的用途、裝置的選擇、反應表達式的書寫、實驗基本操作等方面的知識,只有綜合掌握教材內容才能正確的做出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沉淀池中的反應物共含有六種元素 | |
B. | 過濾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兩種溶質 | |
C. | 圖中X可能是CO2 | |
D. | 通入氨氣的作用是使溶液呈堿性,促進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鐵絲反復折疊后斷裂 | B. | 加壓降溫將氧氣液化成液氧 | ||
C. | 食鹽溶液于水得到食鹽溶液 | D. | 木材不完全燃燒后變成木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 B. | 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水 | ||
C. | 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氣 | D. |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