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氧氣驗滿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能伸入瓶內,錯誤;B、稱量氯化鈉時,氯化鈉與砝碼的位置放反了,錯誤;C、加熱液體時,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夾夾在距管口三分之一處,用外焰加熱,正確;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中應裝少量水或細沙,錯誤。故選C。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哈爾濱市升學考試模擬調研測試(二)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建立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模型是一種直觀地理解化學反應原理的方法。如下是教材中所給出的兩個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
(1)圖1所示的過程中,發生改變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所示的過程中,當氯原子得到電子之后,形成的微粒的粒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
(3)根據上述變化過程可歸納出,構成物質的微粒包括_______________。
氧化汞分子 分子、原子、離子 【解析】(1)圖1所示的過程中,發生改變的微粒是氧化汞分子,不變的是氧原子和汞原子; (2)當氯原子得到電子之后,最外電子層的電子數變為8,形成的微粒的粒子結構示意圖為; (3)由變化可知,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構成;汞由汞原子構成;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可得構成物質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離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江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設計正確的是
A. 用酚酞檢驗NaOH是否變質 B. 用電解水證明水的組成
C. 用燃燒法除去CO2中的CO D. 用加碘食鹽鑒別淀粉和葡萄糖
B 【解析】A、氫氧化鈉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變質生成碳酸鈉,但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液都呈堿性,不能用酚酞檢驗NaOH是否變質,錯誤;B、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可證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正確;C. 不能點燃CO2中的CO ,因此不能達到除雜的目的,錯誤; D. 能使淀粉變藍的是含有單質碘的溶液,加碘食鹽中含有碘酸鉀,不含碘,不能用于鑒別淀粉和葡萄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往AgNO3、Cu(NO3)2和Na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金屬離子是
A.Cu2+ Ag+ B.Ag+ Cu2+ Fe2+
C.Fe2+ Na+ D.Ag+ Cu2+ Fe2+ Na+
A 【解析】向AgNO3、Cu(NO3)2和Na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鐵粉,溶液中的AgNO3、Cu(NO3)2全部發生反應而轉變為Fe(NO3)2,而不和溶液中的NaNO3發生反應.充分反應后溶液為Na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金屬離子為 Fe2+ Na+.不存在Cu2+ Ag+,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物質的區分方法不正確的是
A.用肥皂水區分硬水和蒸餾水
B.用水區分氯化鈉和氫氧化鈉兩種固體
C.用石蕊試液區分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
D.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兩種氣體
D 【解析】A、硬水與肥皂水混合有大量的浮渣產生,與蒸餾水混合有大量的泡沫產生,故使用肥皂水可以鑒別,故A對 B、氯化鈉溶于水沒有變化,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所以可以區分,故B對; C、石蕊遇硫酸變紅,遇氫氧化鈉變藍,現象不同,所以可以鑒別,故C對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無味的氣體,聞氣味無法鑒別,故D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A. 石墨用做電極 B. 熟石灰用于砌磚涂墻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活性炭用于吸附有異味物質
B 【解析】A、石墨用作電極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質導電性良好,錯誤;B、氫氧化鈣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可用于抹墻或與沙配成沙漿來砌磚,正確;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質-------升華時吸熱, 錯誤;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內的異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質吸附性,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三明市畢業班學業質量檢測-化學 題型:簡答題
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1)水與溶液
①含有較多鈣、鎂離子的天然水稱為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來區別硬水和軟水。熱水壺的內膽常附有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用廚房用品中的______清洗水垢。
②某固態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Ⅰ.若將B點狀態溶液變化為A點,簡單的實驗操作為_________。
Ⅱ.取用某一溫度下的該固態物質飽和溶液時,下列物理量不隨所取溶液體積的多少而變化的是_______(填標號)。
A.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B.溶液的質量
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D.溶液的密度
(2)黑木耳是一種含鐵豐富的食用菌。
①黑木耳中所含的“鐵”是指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②常吃黑木耳能有效預防人體缺鐵而引發的疾病是__________。
③黑木耳中的鐵可以用KSCN溶液與鐵離子作用生成Fe(SCN)3來檢測。在Fe(SCN)3中C、N的化合價分別是+4、-3,則S的化合價是_______;Fe(SCN)3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列出計算式即可)。
肥皂水 食醋等 溫度從t2℃降低至t1℃ C D 元素 貧血 -2 【解析】(1)①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區分軟硬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水是軟水,反之是硬水;酸可以與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反應,故廚房中的醋可以除去水垢;②Ⅰ、B點表示t2時的鈣物質的不飽和溶液,A點表示t1時的飽和溶液,故將B點狀態的溶液溫度由t1將至t2時,變為A點狀態的溶液;Ⅱ、A、取用溶液的質量越多,溶液中的溶質的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虹口區2018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金屬鎂和另一種金屬X的混合物共a g,加入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 若濾渣中含有Fe,則濾渣中也一定含有銅
B. 若濾液中有兩種溶質,則濾渣中可能有三種金屬
C. 若濾渣中只有一種金屬,則濾液中一定含有兩種溶質
D. 若濾渣的質量為a g,則金屬活動性順序有可能是Mg>X>Fe>Cu
C 【解析】A、鎂、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是Mg>Fe>Cu,金屬鎂先置換出銅,再置換出鐵。若濾渣中含有Fe,則濾渣中也一定含有銅,正確;B、若金屬鎂的量不足,沒有將Fe(NO3)中的鐵置換完,則濾液中溶質有硝酸鎂和硝酸亞鐵,濾渣有銅和鐵,由于金屬X的活動性不確定,可能位于鐵之后,故濾渣中可能有三種金屬,正確;C、若濾渣中只有一種金屬,則此金屬為銅,若鎂沒有將硝酸銅中的銅置換完,則濾液中含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武岡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化學反應3H2+Fe2O32Fe+3H2O中,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是
A. 1∶1 B. 3∶12∶3 C. 3∶80∶56∶27 D. 1∶80∶28∶9
C 【解析】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是:(3×2):160:(2×56):(3×18)=3∶80∶56∶27,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