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紅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恢復到室溫時,氣體體積減小,壓強不會回到原來的數值,錯誤;B、每64份質量的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216份質量的銀,反應后固體質量先增大,然后不變,錯誤;C、向兩份完全相同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鋅粉、鎂粉,由于鎂粉和鋅粉是足量的,所以產生氫氣質量應該相等,正確;D、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所以氧元素的質量先減小,...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襄陽老河口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銅固體混合物受熱過程中,某變量Y隨加熱時間的變化趨勢如右圖,其中縱坐標Y表示
A. 碳的質量
B. 氧化銅的質量
C. 二氧化碳的質量
D. 固體中銅元素質量分數
D 【解析】通過分析C+2CuO 2Cu+CO2↑可知, A、氧化銅和碳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碳作為反應物,質量逐漸減小,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 B、氧化銅作為反應物,質量逐漸減小,故B錯誤; C、二氧化碳的質量應該從零開始不斷增加,故C錯誤; D、銅元素質量不變,固體質量逐漸減小,所以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加,然后不變,故D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2018年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圖a 是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b 是鋁原子結構示意圖,圖C 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種不同元素。
(1)由圖a 可知,銫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
(2)圖b 方框內的數字是_____ ;該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形成穩定結構,其離子符號為__________________;
(3)有關圖C 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原子序數:Z>Y B.核外電子數:X=Y C.Y 和Z 同處于第二周期
132.9 3 Al3+ A 【解析】(1)由圖a 可知,銫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2.9。(2)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圖b 方框內的數字是13-2-8=3,該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3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其離子符號為Al3+;(3)A.同一周期,由左至右,原子序數依次遞增,故原子序數:Z>Y ,正確;B.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X屬于第二周期,Y屬于第三周期,故核外電子數:X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2018屆九年級4月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盛有Cu(NO3)2、AgNO3混合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加入稀鹽酸,發現沒有氣泡但出現白色沉淀,則加入鹽酸前的燒杯中含有
A. Fe、 AgNO3、 Cu(NO3)2、 Fe(NO3)2
B. Cu、AgNO3、 Cu(NO3)2、 Fe(NO3)2
C. Ag、AgNO3、 Cu(NO3)2、 Fe(NO3)2
D. Cu、Ag、AgNO3、Fe(NO3)2
C 【解析】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盛有Cu(NO3)2、AgNO3混合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加入稀鹽酸,鐵比銅和銀活潑,銅比銀活潑,鐵可以置換出Cu(NO3)2、AgNO3合溶液中的銅和銀生成硝酸亞鐵,銅可以置換出AgNO3溶液中的銀,鐵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可以與鹽酸反應,銅和銀排在氫后面,與鹽酸不反應。沒有氣泡但出現白色沉淀,說明鐵沒有剩余,白色沉淀應是氯化銀,AgNO3與稀鹽酸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8屆九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初中化學一些常見物質之間轉化的關系圖(有些反應條件已省略)。其中,A、B、X、Y均為無色氣體,E、F為常見金屬。已知高溫下CO能與多種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相應金屬和CO2。請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B物質的化學式為 ;
(2)藍色溶液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黑色固體甲與X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O2(1分) (2)Fe + CuSO4 = FeSO4+ Cu(1分) (3)4CO+ Fe3O43Fe +4CO2(1分) 【解析】根據通電的反應條件,可知無色液體為水,根據B、E及B、F間反應的條件為點燃,可知B為氧氣,則A為氫氣,根據E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淺綠色溶液和氫氣,可知E為鐵,淺綠色溶液為硫酸亞鐵溶液,所以氣體X為一氧化碳,黑色固體甲為四氧化三鐵,Y為二氧化碳,...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8屆九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C時,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
B.t2°C時,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
C.t3°C,兩溶液中KHO3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NH4Cl
D.NH4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大于KNO3
B 【解析】 試題分析:A、t1°C時,KNO3的溶解度小于NH4Cl,故錯誤; B、t2°C時,KNO3和NH4Cl的溶解度交于一點,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正確; C、不知溶液狀態,則無法比較溶質質量分數大小,故錯誤; D、由圖可知:NH4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小于KNO3; 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8屆九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生活中一些物質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顯堿性的是
檸檬 | 糖水 | 牙膏 | 牛奶 | |
pH | 2~3 | 7 | 8~9 | 6~7 |
A.檸檬 B.糖水 C.牙膏 D.牛奶
C 【解析】根據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可知,pH大于7的溶液顯堿性,pH小于7的溶液顯酸性。pH值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4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是(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實驗方案 | |
A | 氮氣(氧氣) | 通過足量灼熱銅網 |
B | 氯化鈣溶液(鹽酸) | 加入足量碳酸鈣粉末,過濾 |
C | 鐵粉(銅粉) | 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
D | 氧化銅(木炭粉) | 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時,可與銅反應生成氧化銅,而氮氣不與銅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B、鹽酸能與過量的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再過濾除去過量的碳酸鈣,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C、鐵粉能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銅不與稀鹽酸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D、木炭粉在空氣中灼燒生成二氧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濃硫酸濺到白紙上,白紙變黑 B. 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
C. 燒堿具有堿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Na2CO3屬于鹽,但其水溶液的PH>7
C 【解析】A、濃硫酸具有脫水性,濺到白紙上,白紙變黑,正確;B、碳酸氫鈉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故可以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正確;C、燒堿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能用來改良酸性土壤,應用熟石灰,錯誤;D、Na2CO3屬于鹽,但其水溶液顯堿性,其pH>7,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